Leo的生命花园 🧘🏳️‍🌈🇳🇿
banner
iamwhoiam25.bsky.social
Leo的生命花园 🧘🏳️‍🌈🇳🇿
@iamwhoiam25.bsky.social
120 followers 140 following 530 posts
我允许我自己。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关系的维持要两个人都开心快乐,否则还不如不在一起,不要彼此消耗折磨。
飞吧,重新站起来,飞向自己的天空
如果世界都不能允许,那我还可以自己允许我自己,神也可以允许我自己,与我一同。
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与我们完全不同,以至于可以被妖魔化为异端的人。也没有一个人是与我们完全同频,以至于可以被推崇为圣者的人。

没有100%的恶,也没有100%的善。这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无赖辩证法。是99.99%恶跟99.99%的善。
有些事情的发生,在我看来是人和人差异性的碰撞。

有的人,Ta奉行的是A逻辑,A系统。有的人,Ta奉行的是B逻辑,B系统。有的人,Ta有时选择这个逻辑,有时选择那个逻辑,就像在不同情境下做同一道选择题,每次根据情境的选择都是不同的,不限定为某一逻辑。

人和人的选择也都源自每个人内在系统的不同,其实都是灰色的,都是每个人Ta自己。对错都是相对的,没有一种绝对的对错可以适用于每个人,每种情境。甚至是法律。

这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对错了,只是要看见这种相对和流动性,看见彼此的相同和不同,不必将与自己不同的人视作罪大恶极,不共戴天,生出仇怨来。每个人都值得被爱,每个人都是平凡而不凡的。

爱你。
有时我会为自己遇到这样support我的人,这样支持我成为我自己的人,这样给与我充分自由的人感到感动,为这样慷慨的无条件的爱感到震撼。

原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美好。
原来自由,是这种感觉。
原来这才是被叫做“自由”的东西。
不是为所欲为的破坏,是回归本我之后的充分生长和自由舒展,是从心所欲,是无拘无束,是自在遨游......
Reposted by Leo的生命花园 🧘🏳️‍🌈🇳🇿
聖者皆有過往,罪人亦有前程。

——奧斯卡·王爾德

Every saint has past and every sinner has a future.

-Oscar Wilde

基督,求你垂憐!

Christ, have mercy!
Reposted by Leo的生命花园 🧘🏳️‍🌈🇳🇿
見過太多舉家在國內借錢跑路案例,包括很多錫克教的移民都是把房產地產抵押借款來加,上學基本上都是幌子,一天打三份工還債是日常。

中國也有大量這樣的百姓,拿不到正常簽證,欠一屁股錢交給蛇頭,冒著成功率很低的風險到了國外,剛來的時候一天生活費不到十刀。

在跑路世界,借錢本身就是一個常態,無論跟誰借怎麼借。

對世界殘酷的真相是有多缺乏了解才會開口批評借錢跑路這件事,往往看不到別人是如何在無助絕望的深淵底層掙扎的現實,連求生都要被挑戰被質疑,是不具備基本人性的行為。
最近的牙科检查发现了我长期以来的基本观念缺失,以及长久积累下来导致的问题。

这让我开始进一步想到,是否还存在其他我长期缺失,但在新西兰这样的国家已经系统性纳入保障、教育等体系中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的缺失,长久积累之下也一定会导致我处在不健康之中而不自知。

我意识到我需要将自己重新健康地养育一遍。
不只是心理健康,也有身体健康,观念健康等等。

就像是。

我有权利对一切人事物说不。
我有权利主张一切我想要的需求。

性,爱,亲密关系,深度连接,被看见,被爱,被尊重,被认同,金钱财富,物质享受,社会声望……一切都是我作为生命美好的需求。而非羞辱性污名化的欲望和兽性。
谢谢你和你们的祝福。

我总觉得在这里可以更真实地做自己,说自己想说的话。在这里的朋友在我看来也是更私密,更近内心的知性和灵性朋友。

我很感谢你和你们,在我最困难的这一年里,对我的包容,支持,爱和理解。这份情感对我意义非凡,这是我将这里看作自己心灵和生命声音的初始站点的地方。

我想你知道,不管我们在具体的观念,立场,想法,偏好等事情上,以后和以前,是相同还是不同,是交好还是疏远,是拉黑还是冷眼。

我们在更深的内在,都仍然是真挚,纯净,美好的心灵、生命和存在。是平凡的人,也是不凡的人。是动物也是神。

我爱这样的你和你们,因为我爱这样的我自己。愿我们都在自己的道路上轻盈愉悦,笑着前进。
就三十三了。

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一年。
是我重生的一年。
是找到自我的一年。
是新生的一年。

比我2月份所许的愿景都更好。
远远好得多。

哪怕很多意外和打击,很多计划根本没有开始做。仍然要比所有的计划完成都更值得庆祝。

我自己,要比一切的一切都远远重要得多得多。
罪人先罪己,罪己才能罪人,罪己之后无心罪人。

往外看,都是他人的问题与卑劣,怒气横生。

往内看,都是自己的问题和卑劣,忙着打扫自己的房间,再往外看,就都是相似的自己,各有各的课题要面对,怒气顿消,怜悯滋生。
我会觉得委屈,自己明明都是按照对方表达的意愿来做的,为什么最后错的还是变成自己。

既然是普通朋友跟租客关系,那就拿合同出来简单清楚谈大家的相处方式问题,如何更好嘛。
不必用情绪化的,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谁低头谁仰头来对抗性地沟通。

我不觉得他做不到。我觉得是他并没有如自己说的那样,简单的朋友租客关系。我觉得他一直在用自己拒绝承认的感情逻辑来对待我和事,所以一切变得复杂化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希望他也可以完成自己的课题。

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的不喜欢,才能让别人知道如何爱自己,如何尊重自己。反之就是不敢拒绝,也不敢说爱。不断被吸血,也不断错过爱。
以前带访客没事,现在不行。对方说以前没有发现,最近才看监控发现的。但监控只有两周保存期,怎么看到几个月前的访客。就是以前知道且默许的,现在因为某种原因改口了。

我说我在沟通群里,把所有问题需求都说得清清楚楚,你也在群里,三个人共同达成了共识,为什么前天晚上又打破规则呢。对方说没看到,不想看,另一个房东用“我们”做的同意,代表不了他。

我说我们先把租房合同拿出来,聊聊租赁的事情,哪些规定,哪些需求,哪些权利都先说清楚。对方拒绝,还是选择攻击我的人格,一切都是我的错,他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我不觉得这是正常的理性沟通,这还是谁对谁错,谁好谁坏,然后占据关系主导权的感情权斗沟通。
在对方的视角和叙事下,则是他觉得前面几个月都很好,上次开车我在草地上惊恐发作他抢走我手机也是情绪上头的旧账,后来和好就过去了。

他认为他不想谈感情说得很清楚了,他认为是我那段时间一直在骚扰他,但他觉得是在包容我。他所有行动上的示好,都是对所有朋友都会做的事情。他称跟我没有任何感情方面的牵扯,就是朋友关系。

所有的事情,都是前两周带访客回家,让他跟另一个房东吵架了,问题才开始出现并连锁反应的。

如果真是这样纯粹的朋友和租赁关系,事情不会这么复杂化的。

一开始可以带访客,还说给我自由,不会限制我,原话都记得,还跟另一室友感慨。现在改口说当初没说这话。
我觉得我这两个月以来,不断地忍受他对我的人格攻击,judge评判,不时的噪音骚扰,都仍然每次整理情绪,跟他好好说话,好好沟通,已经有足够的善意和诚意了。

直到今天,我已经准备好了搬离准备,想要坐下来带着善意沟通,一起协商怎么解决问题,确保彼此都能开心满意。

我给对方充分表达自己感受需求的空间,但对方把重点放在对我的攻击上,认为一切都是我的错。跟我想要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并不一样。

熬到对方说完,自己想一步步缩小敌意的范畴,至少我们还不想上法庭,至少你还不是想赶我走,然后基于善意共识来协商解决问题。讲第一句对方就开始炸了,又是持续的攻击。

然后我也炸了,好像这才是沟通语言。感觉悲哀。
我表达我的诉求,我的底线,我的感受,我需要被尊重,我需要安静的环境,我需要有访客的自由……在他那里,就没办法如他嘴上说的朋友关系一样,理性平和地处理租赁问题,而是把这当成了亲密关系的权力斗争。觉得我每次好声好气地说话,都是在低头认错,他赢了。而我要求同等的尊重和道歉,对方却当成打情骂俏一样地拒绝。

这就走在了两个不同的路线上,一个退回租赁关系逻辑,一个仍用暧昧关系来看事情。

这就导致了,后续本来简单的租赁问题,边界问题,变得复杂化。最重要的是,对方变得情绪化容易激动,也拒绝平等,使用特权,否认自己的租赁承诺,在被指出问题时转移话题攻击我,随意组织逻辑,不讲道理,自相矛盾,只想控制压制我。
在对方那里,就是感觉原本的爱失去了,果然爱情都靠不住,怨怼爱得不够深,经不起考验,内心分明在意,但却没办法直接说自己的心意,直接勇敢地表达或者做出决定。于是就通过各种方法找麻烦,来间接表达自己的不开心。也同样通过各种方式来间接地表达在意,送一个东西道歉赔礼,也要故意送其他人一份,以否定单独送给你的心意。

而在我这里,则是遭受的人格攻击,贬低打压越来越多。对方觉得我无法掌控驾驭,也因为关系超过了普通朋友,于是就将自己内部的关系投射到我的身上。拒绝承认我的价值,拒绝赞美,攻击我自私,不反省,双标,不尊重,评判我的生活方式等等……而我每一次的理性沟通,坦诚开放,在他那里好像都变成权力游戏一样。
我知道怎么做,会是这样性格的人会喜欢的,就是花言巧语,净说好话,主动维持营造对方渴望的那个完美的巨婴式的爱情幻想,让对方以为自己是可以予取予求的,受他控制,围绕他旋转的工具人。

但这不是我想要的亲密关系,被动或者主动去让自己低头,让另一个人控制自己,这就会让关系陷入权力斗争的传统僵局里,彼此伤害猜忌拉扯不断。

整段关系就是,我尊重对方的意愿,不断后撤的过程。不是真是假,既然你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我就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行为,每一次口非行是,都让我后撤一步,然后退回到朋友关系,租客关系。
我会主动地表达爱意,但对方就像很难接受别人的赞美一样,很难一下子接受别人的爱意。嘴上说没有进入感情的打算,在行动上又不断升温示好。

但我靠近时,对方又表现出抵触,为难,被强迫的委屈和怨怪来。我尊重对方的想法,保持距离,对方又开始关心我跟谁打电话,开始行动上讨好。

反复拉扯,嘴上跟行动完全相反。没办法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大大方方说出来。喜欢,那就接纳。不喜欢,那也说清楚。到最后让人困惑,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

内心知道这可能是种常见的相处模式,希望对方可以承担所有主动的责任,承担所有犯错的责任,而对方只需要做被追,被强迫,没办法的那一方,勉为其难地接受别人的爱,以抬高自己匮乏的自信心。
对于这段关系,在我的视角看来是很清楚的感情拉扯问题。

我在感情里想寻找安全依恋型的伴侣,注重沟通,尊重,彼此支持和鼓励。

对方则偏向讨好型人格,不够爱自己,内在自卑,也没有勇气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喜欢,被动等待他人猜到他的内心需求,觉得那样才是真爱。也说一定要被人很多的爱,才会开始爱人。其实是内心对于爱的渴望,又害怕被爱伤害,所以不断地要求对方单方面主动地证明自己的感情,然后才能小心翼翼地信任一份感情,不会担心恐惧它跑掉。

这是很常见的人格特质和爱情心理。但我一直期待着对方能做到当初刚认识时聊的健康爱情观。是互相支持鼓励而非伤害。

但有时候道理是道理,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
把过往的那些误解,矛盾,垃圾都吵清楚,扫出去,然后用新的共识边界来更好地相处,就像关系升级迭代一样。
对方开始解释他的观念系统,把自己认为好的对的东西加给别人。但对于我而言,感受到的则是类似父母为了你好的控制和指责,哪怕名义上是为了我好。

我对所有意见保持开放,但对所有情绪霸凌和人格攻击坚定拒绝。在对方那里又被当成是只想听好话,不想听坏话,是个巨婴。在我则是,我自己能够管理好我自己的生活和一切,并不需要你来指指点点,攻击我的人格,攻击我的生活方式,哪怕初衷是为了我好,如果不尊重我,这种好意我敬谢不敏。

达成基本的善意共识,确认彼此所见的视角后,不需要彼此改变,但知道了对方内在是怎样的逻辑,也就知道了如何彼此相处。

吵架有时候也是好事,可以把真实的需求感受,基本的共识框架都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