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
@jessss.bsky.social
2.6K followers 1.1K following 4.5K posts
人是自己价值观的奴隶。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Pinned
jessss.bsky.social
看了几天大家关于特权的讨论,受益良多。也思考了很多。

在这里,我想试着厘清一些混在一起、却本质不同的问题:

什么是特权?

什么是中国式特权?

为什么指出特权不等于判罪?

为什么面对特权不能沉默?

为什么指出特权,跟我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无关?

看见自己的特权之后,怎么办?

1/
jessss.bsky.social
啊哈哈哈哈哈买到了整鹅

虽然又是红肉,但是看见鹅怎么可能放过!
jessss.bsky.social
懒出境界✌️
jessss.bsky.social
是这样的,我在北京快20年,我爸爸连我家门在哪都不知道哈哈哈哈,老一辈人很多都是这样,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而且年纪越大越会这样

所以一定要趁年轻多闯闯。我也是十八线小城出来的,起点并不能决定终点。加油,外面的世界在等你!
jessss.bsky.social
忘了说,为了防止西葫芦出水和更好卷可以先撒盐腌一下
Reposted by Jess
shengruxiahua.bsky.social
王暖暖终于被判准予离婚了,太难了~
jessss.bsky.social
发明了一个好吃的凉菜

西葫芦擦薄薄的片,抹上蒜泥麻酱,堆上微波炉打好的茄子,一卷,塞嘴里

有点吃肉卷的感觉🤪

蒜泥麻酱我加了酱油白胡椒粉和黄芥末酱,一点点代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

茄子蒸也行,我懒,万事微波炉
Reposted by Jess
crarloor.bsky.social
外話一下,目前感覺國際某種程度有點殊途同歸,不說獨裁專制環境裡人們無法獲得必需資源協助,民主政府也似乎(面對福利壓力及邪惡軸心擴張風險)亦步亦趨地收緊資源,如剛略看到報導英國有對海外屬土公民歸化正式公民權益繼續限制的個案,當事自閉症且不會說話的三歲幼兒被要求自己證明(?)合資格享受國民保健服務,簡而言之系統層層加碼來劃線(切割)似乎也成為某種「了事」做法。
Reposted by Jess
yihangmama.bsky.social
我看完就转发到了朋友群,因为我们身边就有抑郁症无法去上学的孩子,昨天讨论性别多元话题时,有人提到抑郁确诊后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病人从而破罐子破摔,我气啊!生病不让看病还怪病人矫情?难道不是没好医生又碰上这样想法的破家长!
jessss.bsky.social
以前在国内,我们几个在一线城市的,经常被家乡的同学“关心”:

“压力很大吧?交通拥挤吧?空气不好吧?挺孤独的吧?去挤破头有什么好的,老家多舒服啊!”

现在出了国,还是一样被“关心”。

只是这次,那些一线城市的同学,也站在了他们那边。
jessss.bsky.social
三联《休学后,被送进特训营遭虐待的初中女生》

“住院三四天后,王梦涵才有稍微清醒的时刻,她告诉父母自己被打了。

王国辉和妻子轮班在重症监护室外守候了20多天。但9月26日,女儿还是去世了。”

为什么悲剧一再重演,特训营依然永远存在?

因为当一个问题长期不解决,它就不是问题,而是功能所在。

这种训练营从来不是为了帮助孩子恢复自我认知或学习能力,而是为了让他们重新服从。

它们只是奴隶社会的外包工厂,用暴力、羞辱和恐惧,去修复那些不合格的奴隶。

mp.weixin.qq.com/s/dGwAPwKTEp...
jessss.bsky.social
因为是我自己带女儿去打

护士请我给我老公打视频,她需要看到我老公亲口说同意打疫苗

然后还当场要求我老公背诵女儿人口号

我老公倒背如流

打完视频我和护士说这要是我就完了,我连我女儿生日都能记错
jessss.bsky.social
已打,440kr一针,小孩要扎两次。
Reposted by Jess
sanzhao.bsky.social
這部漫畫/動漫真是非常好的科普啊。我們看完感嘆日本動漫資料收集的認真和準確,也長了很多知識,推薦大家看,在反科學反疫苗盛行的世界,更有意義了。
jessss.bsky.social
好的!准备今天就去
jessss.bsky.social
上周我说该打流感疫苗了,女儿有点发愁。

给她看了几集《工作细胞》马上治好了,天天催着我去打。
jessss.bsky.social
保护好自己🫂
jessss.bsky.social
保护好自己🫂
jessss.bsky.social
我也是初高中同学聚会都要拉我,说没有你就没意思了那种,但是我觉得那是种消耗
jessss.bsky.social
对,其实内向和外向不是独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光谱,很多人可以在中间地带左右游移

然后在心理学上区分内向与外向的核心标准不是社交能力,而是能量从哪里来

就是说如果我们独处时更容易恢复能量,就是内向型,而这并不代表内向型不会社交

内向的人也不是永远被社交消耗,而是被无意义或高压力的社交消耗

当和喜欢的人、真正信任的人在一起时,也会带来安全感与能量补给
jessss.bsky.social
因为女儿遗传了我和她爹的内向型气质,我会经常和她聊内向的价值,也想在这里分享一下:

内向的人可能没有那么滔滔不绝,但更擅长深度思考和倾听;

内向的人可能不擅长主动连接,但更容易建立真诚、深刻的关系;

内向的人可能不习惯热闹的社交场合,但更善于独处与自我反思——而这正是创造力、专注力与内在稳定的来源。

每种性格都有闪光点。内向并不是缺陷,而是与自己保持连接。
jessss.bsky.social
一些关系,比如亲缘,比如旧人,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它让你感到痛苦的话。

你不必委屈自己去维持表面上的和气。

你要把精力和情感放在那些真正支持你、让你感到温暖和舒服的关系上。

你不必觉得愧疚,你有权为自己选择更健康、更真诚的关系。

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值得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点。
jessss.bsky.social
那些在外笑脸迎人,在亲密关系里一地废墟的人,是很可怕的。

因为那些笑脸下藏着的是表演、操控,和对真实连接的恐惧。

一旦你靠近,他们就会用情绪操控和道德绑架让你不断付出,直到你精疲力尽。

且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反而会因你无法继续迎合他们的幻想,而认定自己是受害者。

这是一种缺乏共情,却善于操纵的自恋结构。

他们从开始爱的就不是你,是那个能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
jessss.bsky.social
奈飞录了珍古道尔的《遗言》,约定在她死去后放出。

今天看了,好棒。伟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