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盒
@purebox.bsky.social
· 11h
融漲?
幣圈「融漲」是什麼?與爆倉的反轉戲碼 哈哈,看來你從爆倉的慘劇跳到「融漲」的狂歡了!在幣圈(和股市)語境中,「融漲」(melt-up)指的是市場價格在極度樂觀情緒下,突然加速暴漲,就像金屬融化般「融」掉阻力,一路向上爆衝。這種現象常見於牛市尾聲或熱錢氾濫時,但往往是雙刃劍:漲得快,崩得也狠。 簡單說,就是FOMO(Fear Of Missing Out,怕錯過)情緒引爆,散戶蜂擁追高,機構跟風推波助瀾,價格像脫韁野馬。 融漲 vs. 爆倉:為什麼是天壤之別? 爆倉觸發:如我們之前聊的,是價格暴跌導致保證金不足,系統強制平倉(liquidation),多頭哭暈(就像10月10-11日的190億美元清算潮)。 融漲觸發:反過來,是價格暴漲導致空頭(short positions)保證金崩潰,強制平倉空單,進一步推高價格,形成正向循環。空頭被「擠爆」(short squeeze),漲勢如雪崩般加速。 機制相似:同樣基於槓桿保證金,但方向相反。空頭維持保證金低於要求時,系統買入平倉,放大漲幅。 例子:比特幣從低點反彈時,若空頭倉位過重(像2021年牛市),一波漲勢就能觸發數億美元空單爆倉,價格直奔新高。 最近X上熱議的AI熱潮和美股,就被視為潛在融漲前兆:NVIDIA(NVDA)目標價250美元、Tesla(TSLA)600美元,預測這波「融漲」可能讓標普500衝7000點。 在幣圈,類似2021年DeFi Summer:氣氛熱到gas fee幾百刀還瘋搶,項目估值融到天上去。 幣圈融漲的經典案例 2021年牛市:比特幣從3萬美元融漲到6.9萬美元高點,ETH和山寨幣跟著狂飆。觸發點?機構FOMO + 散戶槓桿追漲,空頭爆倉超百億美元。 近期預兆(2025年):川普關稅風波後,市場從爆倉恐慌反轉,AI和加密概念股(如SOL、AI相關代幣)有融漲跡象。X上有老鳥警告:「AI熱潮像1994-2000年網路泡沬,準備好融漲後的LTCM式崩盤。」 數據佐證:CoinGlass顯示,近期空單爆倉已達10億美元,預示多頭主導。若比特幣守住11萬美元支撐,融漲概率大增。 融漲是機會還是陷阱? 機會:牛市尾聲的「最後瘋狂」,抄底空頭擠壓能賺翻。但需低槓桿、現貨為主,避免變成韭菜。 風險:漲太快往往泡沫化,後續melt-down(融跌)更慘(如2022年熊市)。華爾街資深多頭Ed Yardeni就憂心:美股這波漲法「難以承受」,最終引發崩盤。 防範Tips: 追漲殺跌?No:設定止盈,別FOMO全倉。 監控空頭興趣:用CoinGlass看空單爆倉量,高於多單時是融漲信號。 分散:AI、DeFi、meme幣輪動,別all-in單一賽道。 宏觀警戒:貿易戰、美聯儲降息是變數,融漲易被黑天鵝打斷。 總之,融漲是爆倉的「鏡像版」——同樣槓桿,同樣刺激,但方向是天堂而非地獄。目前市場從恐慌轉向樂觀,說不定比特幣12萬美元見(Elon的火箭要發射了🚀)。 你是準備融漲衝浪,還是觀望?有特定幣種想聊融漲潛力?來,說說看!😏
x.com
盒
@purebox.bsky.social
· 11h
幣圈爆倉觸發機制?是低於保證金強制平倉嗎?
是的,幣圈爆倉的核心觸發機制通常是低於保證金要求導致強制平倉(forced liquidation)。以下是詳細的觸發機制和相關細節,幫你徹底搞懂: 1. 什麼是爆倉? 爆倉(liquidation)是指在槓桿交易(margin trading)或合約交易(futures trading)中,當賬戶的保證金(margin)不足以覆蓋虧損時,交易所或平台會自動平倉用戶的頭寸,以避免進一步損失。簡單說,就是你的賬戶「沒錢補虧損了」,被系統強制清零或部分清算。 2. 觸發機制:低於保證金維持要求 保證金(Margin):你在槓桿交易時投入的「本金」,用來放大交易規模。例如,1000美元本金用10倍槓桿,可以控制1萬美元的頭寸。 維持保證金(Maintenance Margin):交易所要求的最低保證金比例,確保賬戶能承受價格波動。如果賬戶淨值(本金+未實現盈虧)低於這個比例,系統會觸發爆倉。 爆倉價格(Liquidation Price):當資產價格達到某個點位,導致保證金比例低於維持要求,系統自動平倉。例如,比特幣現價10萬美元,你用1000美元開10倍槓桿多單,爆倉價格可能在9.5萬美元左右(依平台設定)。 觸發流程: 價格波動:市場劇烈波動(如最近川普關稅事件引發的比特幣暴跌15%),導致頭寸快速虧損。 保證金比例下降:虧損讓賬戶淨值接近或低於維持保證金要求(例如,幣安要求維持保證金率常為5%-10%)。 系統自動平倉:平台以市場價(或更糟的滑點價)強制賣出你的頭寸,優先保護平台的資金安全。爆倉後,賬戶可能歸零或剩少量資金(視平台規則)。 3. 為什麼這次爆倉這麼嚴重? 根據10月10-11日的市場數據,這次爆倉規模達190億美元,觸發機制被放大主要有以下原因: 高槓桿氾濫:許多交易者使用50倍甚至100倍槓桿(例如幣安、OKX允許高槓桿),小幅價格波動(5%-10%)就能觸發爆倉。例如,比特幣從12.2萬美元跌至10.2萬美元,10倍槓桿多單幾乎全軍覆沒。 連鎖清算:市場下跌引發首批爆倉,賣單湧入進一步壓低價格,觸發更多爆倉,形成「清算瀑布」(liquidation cascade)。 流動性枯竭:部分平台(如Hyperliquid)在高波動時流動性不足,滑點嚴重(成交價遠低於市價),加劇爆倉損失。 黑天鵝事件:川普的100%關稅公告是意外觸發點,市場毫無準備,恐慌性拋售直接引爆高槓桿頭寸。 4. 其他觸發因素 除了低於保證金強制平倉,還有以下情況可能導致爆倉: 資金費用(Funding Rate)壓力:在永續合約中,多空雙方需支付資金費用。若市場單邊(如這次多頭崩盤),資金費用可能加劇虧損,間接推向爆倉。 平台技術問題:X上有用戶抱怨幣安等平台在暴跌時伺服器卡頓,無法手動平倉,導致系統自動以最差價格清算。 穩定幣脫鉤:如Ethena的USDe短暫脫鉤至0.65美元,影響穩定幣計價的槓桿頭寸,觸發意外清算。 5. 如何避免爆倉? 降低槓桿:用低槓桿(2-5倍)或直接現貨交易,減少爆倉風險。 設定止損:預設止損點,避免虧損擴大到爆倉。 分散資產:不要all-in單一幣種或平台,分散風險。 監控市場:關注宏觀事件(如貿易戰、美聯儲政策),避免被黑天鵝擊中。 選擇可靠平台:挑選流動性高、風控好的交易所,減少滑點和技術風險。 6. 總結 這次幣圈爆倉的核心觸發機制確實是價格暴跌導致保證金低於維持要求,系統強制平倉。高槓桿、市場恐慌和連鎖效應放大了損失規模。對於散戶來說,關鍵是謹慎使用槓桿,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想了解具體平台規則或某幣種的爆倉細節?告訴我,我幫你挖!😎
x.com
盒
@purebox.bsky.social
· 1d
Reposted by 盒
盒
@purebox.bsky.social
· 1d
盒
@purebox.bsky.social
· 1d
盒
@purebox.bsky.social
· 2d
盒
@purebox.bsky.social
· 2d
盒
@purebox.bsky.social
· 2d
Reposted by 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