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ziii.bsky.social
@suiziii.bsky.social
雨季奶茶色的金沙江
September 2, 2025 at 6:34 AM
时代精神的转变,也体现在丽江古城的商业化历程里。十五年前的丽江古城,街角播着侃侃的《滴答》,酒吧里飘出散漫的民谣。满街卖的是嬉皮士的花裤子。

而今天的古城里,民谣几乎消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神曲的轰鸣。更让人咂舌的是酒吧里,小哥哥小姐姐们跳着暧昧的舞,仿佛直接从抖音走出来;街上,嬉皮士不见踪影,却三步一位穿着民族服饰的旅拍游客。一家旅拍店门口的小笼子里,圈养着一只小羊,他几乎无法转身,只在拍照需要时被放出笼。

安慰在于还是跟着《孤独星球》在巷弄里找到了一家三十年的小馆子。那一口新鲜菌子美味,提醒我古城并非全然沦陷(但也不远了)。
August 31, 2025 at 3:24 PM
Because we don't know when we will die,
We get to think of life as an inexhaustible well. Things happen only a certain number of times,
and a small number really. How many times will you remember an afternoon of your childhood and afternoon so deeply a part of you that you cann't be without it?
August 24, 2025 at 10:10 AM
做云南攻略又开心又担心,开心地计划去吃菌子,担心雨季天气不好,真的不能两全其美呢
August 23, 2025 at 3:27 PM
在伦敦的最后一晚,已经颇有些凉意,夏末的风吹着堆积的落叶,走回家的路上听播客听Paul。收拾收拾回到亚热带过暑假。对不起囿囿
August 19, 2025 at 10:31 PM
讲到「有哪些表达是中文里有,英文里没有的」,我提到「辛苦了」这个词。它和英文里的 thank you for your work 相比,总有一种微妙的差别。在中文里,「辛苦了」像是把自己放在理解他人的位置,承认并体贴对方的付出。而英文的 “thank you”与各类礼节,,有人提到和历史上贵族对仆人的语言习惯有关,带着阶级意味。所以对比起来,它显得更有距离感。最近接触到了和语言社会学相关的内容,有意思。
August 16, 2025 at 11:29 PM
今天去参加「语言是如何影响移民叙事」工作坊。期间有位女士,为了与伴侣团聚,刚到伦敦两个月。她言语间都是:“我先生让我去上语言班。”“我先生说我的英语有口音,我很困惑。”

活动结束后大家闲聊。她说国内线下环境其实很舒服,但线上则很极端:“现在网上全是教唆男女对立。”“最近武汉大学那件事明显就是诬告。”

我忍不住笑了。沉默。然后,离开。
August 16, 2025 at 11:07 PM
晚上去遛猫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怎么会有这么丰富的声音,各种归巢的鸟儿在叫,鸭子戏水,狗狗狂吠,树叶摩挲。带着豹猫在院子里,小屁孩走过来一脸严肃地对我说“Excuse me, you can’t walk a baby leopard here”. Sonny离开热刺,Coco退役,夏天该结束了吧。
August 16, 2025 at 10:56 PM
錯過2022年冬天那場大雪後,一直沒有在倫敦好好看雪。今夜初雪,燉牛肉,用河邊摘的野韭菜炒蛋,看 Jesse Eisenberg 拍波蘭。此刻有一隻小貓緊靠在身邊咕嚕,彷彿來自地殼深處的聲音。音樂播到蕭邦敘事曲,終於開始讀「百年孤獨」。我想要佔有這一刻的感受,想要久久地站在窗前,凝固在雪落時分
January 5, 2025 at 12:33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