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fus
@tofuswang.com
@vtaiwan.tw 的新視覺,是我在過去幾個月裡重新打磨的作品。
vTaiwan 的新視覺,是以投票時的印章為核心。兩枚重疊的印章,象徵眾人共同的選擇,也展現 vTaiwan 匯聚聲音、整理意見、提出政策建議的功能。
襯線字體呼應對傳統的尊重,提醒我們所有創新都植根於這座島的歷史。十年前,前輩們在混亂中選擇與政府協作,如今這份精神仍能安慰並啟發我們。
我們並不是要發動革命,而是希望更多人看見:改變政府的運作方式仍然可能。台灣的未來,需要大家一起推動。
vTaiwan 的新視覺,是以投票時的印章為核心。兩枚重疊的印章,象徵眾人共同的選擇,也展現 vTaiwan 匯聚聲音、整理意見、提出政策建議的功能。
襯線字體呼應對傳統的尊重,提醒我們所有創新都植根於這座島的歷史。十年前,前輩們在混亂中選擇與政府協作,如今這份精神仍能安慰並啟發我們。
我們並不是要發動革命,而是希望更多人看見:改變政府的運作方式仍然可能。台灣的未來,需要大家一起推動。
September 17, 2025 at 3:58 PM
@vtaiwan.tw 的新視覺,是我在過去幾個月裡重新打磨的作品。
vTaiwan 的新視覺,是以投票時的印章為核心。兩枚重疊的印章,象徵眾人共同的選擇,也展現 vTaiwan 匯聚聲音、整理意見、提出政策建議的功能。
襯線字體呼應對傳統的尊重,提醒我們所有創新都植根於這座島的歷史。十年前,前輩們在混亂中選擇與政府協作,如今這份精神仍能安慰並啟發我們。
我們並不是要發動革命,而是希望更多人看見:改變政府的運作方式仍然可能。台灣的未來,需要大家一起推動。
vTaiwan 的新視覺,是以投票時的印章為核心。兩枚重疊的印章,象徵眾人共同的選擇,也展現 vTaiwan 匯聚聲音、整理意見、提出政策建議的功能。
襯線字體呼應對傳統的尊重,提醒我們所有創新都植根於這座島的歷史。十年前,前輩們在混亂中選擇與政府協作,如今這份精神仍能安慰並啟發我們。
我們並不是要發動革命,而是希望更多人看見:改變政府的運作方式仍然可能。台灣的未來,需要大家一起推動。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草擬科技政策,會是一個怎樣的畫面?」
在十年前的台灣,還真的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
那就是 @vtaiwan.tw —— 一個讓公民、工程師、官員、甚至計程車司機都能一起設計政策的數位實驗場域。
在這裡:
Uber 是否能進台灣,透過網路上還有線下會議的討論與共識,最後將網路鄉民的意見寫入了政策白皮書
vTaiwan 就像一個「平行立法院」:不是精英壟斷的會議室,而是一個開放的工作坊。
每個星期三,他們都會在 vTaiwan 最新設計的數位會議室上開會,如果你好奇的話,我們週三晚上 7. ,不見不散!
vtaiwan.tw
#vtaiwan
在十年前的台灣,還真的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
那就是 @vtaiwan.tw —— 一個讓公民、工程師、官員、甚至計程車司機都能一起設計政策的數位實驗場域。
在這裡:
Uber 是否能進台灣,透過網路上還有線下會議的討論與共識,最後將網路鄉民的意見寫入了政策白皮書
vTaiwan 就像一個「平行立法院」:不是精英壟斷的會議室,而是一個開放的工作坊。
每個星期三,他們都會在 vTaiwan 最新設計的數位會議室上開會,如果你好奇的話,我們週三晚上 7. ,不見不散!
vtaiwan.tw
#vtaiwan
vTaiwan - 公共政策開放協作
vTaiwan 是台灣的公共政策開放協作平台,致力於促進政府與公民之間的對話,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公共政策的形成過程。
vtaiwan.tw
September 17, 2025 at 3:28 PM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草擬科技政策,會是一個怎樣的畫面?」
在十年前的台灣,還真的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
那就是 @vtaiwan.tw —— 一個讓公民、工程師、官員、甚至計程車司機都能一起設計政策的數位實驗場域。
在這裡:
Uber 是否能進台灣,透過網路上還有線下會議的討論與共識,最後將網路鄉民的意見寫入了政策白皮書
vTaiwan 就像一個「平行立法院」:不是精英壟斷的會議室,而是一個開放的工作坊。
每個星期三,他們都會在 vTaiwan 最新設計的數位會議室上開會,如果你好奇的話,我們週三晚上 7. ,不見不散!
vtaiwan.tw
#vtaiwan
在十年前的台灣,還真的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
那就是 @vtaiwan.tw —— 一個讓公民、工程師、官員、甚至計程車司機都能一起設計政策的數位實驗場域。
在這裡:
Uber 是否能進台灣,透過網路上還有線下會議的討論與共識,最後將網路鄉民的意見寫入了政策白皮書
vTaiwan 就像一個「平行立法院」:不是精英壟斷的會議室,而是一個開放的工作坊。
每個星期三,他們都會在 vTaiwan 最新設計的數位會議室上開會,如果你好奇的話,我們週三晚上 7. ,不見不散!
vtaiwan.tw
#vtaiwan
最近的新作品!
一本用來記錄善意的小本本
因為用了太多 Liquid Glass, 所以上線時間應該會是 9/7 之後
然後也是因為 Liquid Glass,不支援 iOS 26 以下版本 (;´༎ຶД༎ຶ`)
想試的朋友到時候請記得升級,or 準備買一根新的 17 :D
一本用來記錄善意的小本本
因為用了太多 Liquid Glass, 所以上線時間應該會是 9/7 之後
然後也是因為 Liquid Glass,不支援 iOS 26 以下版本 (;´༎ຶД༎ຶ`)
想試的朋友到時候請記得升級,or 準備買一根新的 17 :D
August 30, 2025 at 5:31 PM
最近的新作品!
一本用來記錄善意的小本本
因為用了太多 Liquid Glass, 所以上線時間應該會是 9/7 之後
然後也是因為 Liquid Glass,不支援 iOS 26 以下版本 (;´༎ຶД༎ຶ`)
想試的朋友到時候請記得升級,or 準備買一根新的 17 :D
一本用來記錄善意的小本本
因為用了太多 Liquid Glass, 所以上線時間應該會是 9/7 之後
然後也是因為 Liquid Glass,不支援 iOS 26 以下版本 (;´༎ຶД༎ຶ`)
想試的朋友到時候請記得升級,or 準備買一根新的 17 :D
在這個時代用 ai 寫文章 be like
1. 用 ai 生成一篇文章的 first draft
2. 放到 ide 裡,一個章節一個檔案
3. 請 Anna Wintour 對 first draft 進行冷酷批評
4. 叫他生一張學習單,然後放進自己的東西
1. 用 ai 生成一篇文章的 first draft
2. 放到 ide 裡,一個章節一個檔案
3. 請 Anna Wintour 對 first draft 進行冷酷批評
4. 叫他生一張學習單,然後放進自己的東西
August 21, 2025 at 10:08 AM
在這個時代用 ai 寫文章 be like
1. 用 ai 生成一篇文章的 first draft
2. 放到 ide 裡,一個章節一個檔案
3. 請 Anna Wintour 對 first draft 進行冷酷批評
4. 叫他生一張學習單,然後放進自己的東西
1. 用 ai 生成一篇文章的 first draft
2. 放到 ide 裡,一個章節一個檔案
3. 請 Anna Wintour 對 first draft 進行冷酷批評
4. 叫他生一張學習單,然後放進自己的東西
最近開始回到 22.30 睡到 6.30 的作息
其實這樣的老人作息睡起來蠻爽的
早上也特別有精神
其實這樣的老人作息睡起來蠻爽的
早上也特別有精神
August 20, 2025 at 11:39 PM
最近開始回到 22.30 睡到 6.30 的作息
其實這樣的老人作息睡起來蠻爽的
早上也特別有精神
其實這樣的老人作息睡起來蠻爽的
早上也特別有精神
把線上課程當 podcast 在聽算是一種 vibe learning 嗎
August 14, 2025 at 8:15 AM
把線上課程當 podcast 在聽算是一種 vibe learning 嗎
以為是在思考如何對付其他人
實際上是在思考如何對付自己
實際上是在思考如何對付自己
August 13, 2025 at 8:12 PM
以為是在思考如何對付其他人
實際上是在思考如何對付自己
實際上是在思考如何對付自己
親愛的:
你不是「青鳥」
你不是「小草」
你不是「台派」
你不是「疑美論者」
你更不是「中共同路人」
你不是他人戴上的帽子
你不是偶像的粉絲
你更不是誰的正義化身
你先是你自己
然後,你才是「台灣人」
不要輕易戴上別人設計給你
請你戴上的帽子
你不是「青鳥」
你不是「小草」
你不是「台派」
你不是「疑美論者」
你更不是「中共同路人」
你不是他人戴上的帽子
你不是偶像的粉絲
你更不是誰的正義化身
你先是你自己
然後,你才是「台灣人」
不要輕易戴上別人設計給你
請你戴上的帽子
August 5, 2025 at 4:37 PM
親愛的:
你不是「青鳥」
你不是「小草」
你不是「台派」
你不是「疑美論者」
你更不是「中共同路人」
你不是他人戴上的帽子
你不是偶像的粉絲
你更不是誰的正義化身
你先是你自己
然後,你才是「台灣人」
不要輕易戴上別人設計給你
請你戴上的帽子
你不是「青鳥」
你不是「小草」
你不是「台派」
你不是「疑美論者」
你更不是「中共同路人」
你不是他人戴上的帽子
你不是偶像的粉絲
你更不是誰的正義化身
你先是你自己
然後,你才是「台灣人」
不要輕易戴上別人設計給你
請你戴上的帽子
這輩子第一次規劃一個人出國的旅行
(雖然單純只是去支援別人的活動,有 sponsor 的那種)
機票買下去之後就開始焦慮到想躲進被窩成為別人口中的爛草莓
有好多東西要弄啊啊啊啊啊
(大尖叫)
但或許這就是長大的過程吧
生長痛的部分
(雖然單純只是去支援別人的活動,有 sponsor 的那種)
機票買下去之後就開始焦慮到想躲進被窩成為別人口中的爛草莓
有好多東西要弄啊啊啊啊啊
(大尖叫)
但或許這就是長大的過程吧
生長痛的部分
August 5, 2025 at 2:09 PM
這輩子第一次規劃一個人出國的旅行
(雖然單純只是去支援別人的活動,有 sponsor 的那種)
機票買下去之後就開始焦慮到想躲進被窩成為別人口中的爛草莓
有好多東西要弄啊啊啊啊啊
(大尖叫)
但或許這就是長大的過程吧
生長痛的部分
(雖然單純只是去支援別人的活動,有 sponsor 的那種)
機票買下去之後就開始焦慮到想躲進被窩成為別人口中的爛草莓
有好多東西要弄啊啊啊啊啊
(大尖叫)
但或許這就是長大的過程吧
生長痛的部分
AI PM 在被 AI user 無情吐槽後摸摸鼻子提了專案改善計劃
Claude code 是我迄今為止玩過最好玩的慣老闆模擬器,歡迎有預算的朋友嘗試
Claude code 是我迄今為止玩過最好玩的慣老闆模擬器,歡迎有預算的朋友嘗試
August 5, 2025 at 11:54 AM
AI PM 在被 AI user 無情吐槽後摸摸鼻子提了專案改善計劃
Claude code 是我迄今為止玩過最好玩的慣老闆模擬器,歡迎有預算的朋友嘗試
Claude code 是我迄今為止玩過最好玩的慣老闆模擬器,歡迎有預算的朋友嘗試
剛剛召喚了一組 ai agent 小隊幫我寫產品
裡面不只有迷你工程師跟設計師,還有 QA、PM、系統架構師之類的角色
看著小人們在電腦裡各自忙活各自的,在各自的文件裡瘋狂打字,這種感覺真是神奇
以前很喜歡親手把畫面畫出來,精雕細琢元件中的每一個細節,有點像是把布一點一點地織出來一樣
但現在我感覺做產品更像是在下棋,這種感覺真的很神奇,有機會嘗試的朋友一定要試試看
正如 Sam Altman 所說的,軟體的快時尚時代已經到來,焦慮戳戳樂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
裡面不只有迷你工程師跟設計師,還有 QA、PM、系統架構師之類的角色
看著小人們在電腦裡各自忙活各自的,在各自的文件裡瘋狂打字,這種感覺真是神奇
以前很喜歡親手把畫面畫出來,精雕細琢元件中的每一個細節,有點像是把布一點一點地織出來一樣
但現在我感覺做產品更像是在下棋,這種感覺真的很神奇,有機會嘗試的朋友一定要試試看
正如 Sam Altman 所說的,軟體的快時尚時代已經到來,焦慮戳戳樂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
August 5, 2025 at 8:29 AM
剛剛召喚了一組 ai agent 小隊幫我寫產品
裡面不只有迷你工程師跟設計師,還有 QA、PM、系統架構師之類的角色
看著小人們在電腦裡各自忙活各自的,在各自的文件裡瘋狂打字,這種感覺真是神奇
以前很喜歡親手把畫面畫出來,精雕細琢元件中的每一個細節,有點像是把布一點一點地織出來一樣
但現在我感覺做產品更像是在下棋,這種感覺真的很神奇,有機會嘗試的朋友一定要試試看
正如 Sam Altman 所說的,軟體的快時尚時代已經到來,焦慮戳戳樂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
裡面不只有迷你工程師跟設計師,還有 QA、PM、系統架構師之類的角色
看著小人們在電腦裡各自忙活各自的,在各自的文件裡瘋狂打字,這種感覺真是神奇
以前很喜歡親手把畫面畫出來,精雕細琢元件中的每一個細節,有點像是把布一點一點地織出來一樣
但現在我感覺做產品更像是在下棋,這種感覺真的很神奇,有機會嘗試的朋友一定要試試看
正如 Sam Altman 所說的,軟體的快時尚時代已經到來,焦慮戳戳樂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
我感覺我之前的活法很像是這樣
將未來奉為圭臬,將過去作為存在的證據,將現在視為一種自娛娛樂的消遣
這樣很焦慮,所以我換了一種活法
將現在奉為圭臬,將過去作為存在的證據,將未來視為一種自娛娛樂的消遣
開始對這個世界的態度變得輕鬆了許多
將未來奉為圭臬,將過去作為存在的證據,將現在視為一種自娛娛樂的消遣
這樣很焦慮,所以我換了一種活法
將現在奉為圭臬,將過去作為存在的證據,將未來視為一種自娛娛樂的消遣
開始對這個世界的態度變得輕鬆了許多
August 3, 2025 at 5:14 PM
我感覺我之前的活法很像是這樣
將未來奉為圭臬,將過去作為存在的證據,將現在視為一種自娛娛樂的消遣
這樣很焦慮,所以我換了一種活法
將現在奉為圭臬,將過去作為存在的證據,將未來視為一種自娛娛樂的消遣
開始對這個世界的態度變得輕鬆了許多
將未來奉為圭臬,將過去作為存在的證據,將現在視為一種自娛娛樂的消遣
這樣很焦慮,所以我換了一種活法
將現在奉為圭臬,將過去作為存在的證據,將未來視為一種自娛娛樂的消遣
開始對這個世界的態度變得輕鬆了許多
要求在台灣生活的普通人消化政治議題
就像是要求一名小學生寫高中學測的題目一樣
不是做不到,但是就特別吃力
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就像是要求一名小學生寫高中學測的題目一樣
不是做不到,但是就特別吃力
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August 3, 2025 at 8:37 AM
要求在台灣生活的普通人消化政治議題
就像是要求一名小學生寫高中學測的題目一樣
不是做不到,但是就特別吃力
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就像是要求一名小學生寫高中學測的題目一樣
不是做不到,但是就特別吃力
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當大人說台灣教育「沒意義」,其實說的是:學生學的東西,跟自己的生活無關,也不想賦予它意義,學科就變成只是為了考試準備的彈藥。
但教育制度原本像是一套讓整座島嶼共享現實的機制,一種在每個人腦中運行的小語言模型區塊鏈,目的是讓不同背景的人都能看見「我們認為台灣人應該知道的事」。
與其一直問課綱要怎麼修,不如問:我們希望活在什麼樣的現實裡?
但教育制度原本像是一套讓整座島嶼共享現實的機制,一種在每個人腦中運行的小語言模型區塊鏈,目的是讓不同背景的人都能看見「我們認為台灣人應該知道的事」。
與其一直問課綱要怎麼修,不如問:我們希望活在什麼樣的現實裡?
July 30, 2025 at 2:48 PM
當大人說台灣教育「沒意義」,其實說的是:學生學的東西,跟自己的生活無關,也不想賦予它意義,學科就變成只是為了考試準備的彈藥。
但教育制度原本像是一套讓整座島嶼共享現實的機制,一種在每個人腦中運行的小語言模型區塊鏈,目的是讓不同背景的人都能看見「我們認為台灣人應該知道的事」。
與其一直問課綱要怎麼修,不如問:我們希望活在什麼樣的現實裡?
但教育制度原本像是一套讓整座島嶼共享現實的機制,一種在每個人腦中運行的小語言模型區塊鏈,目的是讓不同背景的人都能看見「我們認為台灣人應該知道的事」。
與其一直問課綱要怎麼修,不如問:我們希望活在什麼樣的現實裡?
休學一年學到的東西 #2
那些可以被定義,或是被描述的東西,在你親自為這件事情賦予意義之前
無論是親自說出來亦或者是寫下來
這個東西對你的人生而言
相當於沒有任何意義
即便是在書中讀到的,或是從某位德高望重的長輩口中說出來的,也是一樣
那些可以被定義,或是被描述的東西,在你親自為這件事情賦予意義之前
無論是親自說出來亦或者是寫下來
這個東西對你的人生而言
相當於沒有任何意義
即便是在書中讀到的,或是從某位德高望重的長輩口中說出來的,也是一樣
July 30, 2025 at 12:55 PM
休學一年學到的東西 #2
那些可以被定義,或是被描述的東西,在你親自為這件事情賦予意義之前
無論是親自說出來亦或者是寫下來
這個東西對你的人生而言
相當於沒有任何意義
即便是在書中讀到的,或是從某位德高望重的長輩口中說出來的,也是一樣
那些可以被定義,或是被描述的東西,在你親自為這件事情賦予意義之前
無論是親自說出來亦或者是寫下來
這個東西對你的人生而言
相當於沒有任何意義
即便是在書中讀到的,或是從某位德高望重的長輩口中說出來的,也是一樣
自主權是種祝福,也是種詛咒
責任會把我們壓垮,所以才要組織其他人,用網路效應扛起乘以次方的責任
但就在這麼作之際,人們失去了自主權,失去了身而為人的祝福,他們覺得他們不再是人,而是彌留人間的半人半鬼
殊不知,對於居住在他們編織起的現實的人來說,他們是扛起他們生活的半人半神
所有半人半神的努力都值得被歌頌,我為我以前忽略的人神感到抱歉
任何參與文明的人,雖然覺得自己的生活跟鬼一樣,但其實,你們都是神
您們只是不知道而已
責任會把我們壓垮,所以才要組織其他人,用網路效應扛起乘以次方的責任
但就在這麼作之際,人們失去了自主權,失去了身而為人的祝福,他們覺得他們不再是人,而是彌留人間的半人半鬼
殊不知,對於居住在他們編織起的現實的人來說,他們是扛起他們生活的半人半神
所有半人半神的努力都值得被歌頌,我為我以前忽略的人神感到抱歉
任何參與文明的人,雖然覺得自己的生活跟鬼一樣,但其實,你們都是神
您們只是不知道而已
July 29, 2025 at 4:48 PM
自主權是種祝福,也是種詛咒
責任會把我們壓垮,所以才要組織其他人,用網路效應扛起乘以次方的責任
但就在這麼作之際,人們失去了自主權,失去了身而為人的祝福,他們覺得他們不再是人,而是彌留人間的半人半鬼
殊不知,對於居住在他們編織起的現實的人來說,他們是扛起他們生活的半人半神
所有半人半神的努力都值得被歌頌,我為我以前忽略的人神感到抱歉
任何參與文明的人,雖然覺得自己的生活跟鬼一樣,但其實,你們都是神
您們只是不知道而已
責任會把我們壓垮,所以才要組織其他人,用網路效應扛起乘以次方的責任
但就在這麼作之際,人們失去了自主權,失去了身而為人的祝福,他們覺得他們不再是人,而是彌留人間的半人半鬼
殊不知,對於居住在他們編織起的現實的人來說,他們是扛起他們生活的半人半神
所有半人半神的努力都值得被歌頌,我為我以前忽略的人神感到抱歉
任何參與文明的人,雖然覺得自己的生活跟鬼一樣,但其實,你們都是神
您們只是不知道而已
這一年學到的另外一件事情是:
不要滿腦子想著教育別人
人們雖然喜歡選擇教育自己
但是沒有人喜歡在未經同意的前提下被別人選擇教育
不要滿腦子想著教育別人
人們雖然喜歡選擇教育自己
但是沒有人喜歡在未經同意的前提下被別人選擇教育
July 29, 2025 at 4:34 PM
這一年學到的另外一件事情是:
不要滿腦子想著教育別人
人們雖然喜歡選擇教育自己
但是沒有人喜歡在未經同意的前提下被別人選擇教育
不要滿腦子想著教育別人
人們雖然喜歡選擇教育自己
但是沒有人喜歡在未經同意的前提下被別人選擇教育
我沒想過 sincerely 的中翻是「順頌時祺」
也太文雅了吧
也太文雅了吧
July 29, 2025 at 4:05 PM
我沒想過 sincerely 的中翻是「順頌時祺」
也太文雅了吧
也太文雅了吧
最近發現做跟自己有關的事情
如果沒有可參照的標準的話
定義標準的責任
通常都在自己身上
如果沒有可參照的標準的話
定義標準的責任
通常都在自己身上
July 15, 2025 at 8:49 AM
最近發現做跟自己有關的事情
如果沒有可參照的標準的話
定義標準的責任
通常都在自己身上
如果沒有可參照的標準的話
定義標準的責任
通常都在自己身上
我在思考有沒有可能某種程度上
數位民主的議題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回應
現在大家感覺在討論的比較像是怎麼組建數位共和?(完全不曉得,歡迎指教)
數位民主的議題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回應
現在大家感覺在討論的比較像是怎麼組建數位共和?(完全不曉得,歡迎指教)
July 6, 2025 at 9:24 AM
我在思考有沒有可能某種程度上
數位民主的議題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回應
現在大家感覺在討論的比較像是怎麼組建數位共和?(完全不曉得,歡迎指教)
數位民主的議題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回應
現在大家感覺在討論的比較像是怎麼組建數位共和?(完全不曉得,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