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播客
@bumingbai.net
2.2K followers
5 following
330 posts
不明白播客官方账户 Bumingbai Podcast
Apple: bit.ly/bmb-apple Spotify: spoti.fi/3fFezK0
YouTube: bit.ly/bmb-ytb 捐赠链接: bit.ly/bmb-donate
官网: bumingbai.net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不明白播客
@bumingbai.net
· 2d
不明白播客
@bumingbai.net
· 5d
EP-172 人们为什么要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 中国经济 | 青年失业率 | 户晨风 | 胡温十年 | 胡锦涛 | 温家宝 | 韩寒 | 经济下行 |考公 | 张雪峰 |
今年,“经济上行期的美”忽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据新榜统计,“千禧年”、“经济上行的美”等怀旧主题标签在中国互联网获得超百亿次的浏览量。怀旧的方向有很多,从街头时尚、流行文化、毕业拿工作offer拿到手软、到相对开放的社会氛围。 当然,千禧年后的中国社会并不完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人被时代落下,也有很多人被铁拳蹂躏。今天流行的“经济上行的美”,或许并不能完整反映那个时代的面貌。但无论是真实的回忆,还是事后的想象,它都承载着某种集体情绪。 我们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城市和不同行业的人来谈论这个话题,Ta们眼中的“经济上行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经济上行期的社会氛围如何影响了Ta们的工作、生活和对未来的想象?当一切过去,Ta们打算如何应对经济下行期的生活? 除了怀念,在本期节目,Ta们也反思了当时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上行期”不仅关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更关乎社会氛围、价值观念与个体命运。当增长的“止痛药”消失,隐藏的问题重新显现,我们对“过去的美好”的怀念,也成为理解当下的重要线索。 时间轴: 00:00 “经济上行期的美”成了流行词 02:12 韦先生的经济上行期记忆:非主流发型、《无间道》、《刺客信条》 07:35 经济上行期的结束:从刚毕业时很快买房买车,到找工作困难 11:30 他怀恋的韩寒和一个充满批判的时代 16:17 如何度过经济下行期? 18:22 Cora的北京记忆:个体小店、夜市经济,“特别朴素,又特别有生机” 23:26 清理“低端人口”带来的不安全感 29:26 承认对经济上行期的想象不完美,但珍视“个体可以发光”的社会氛围 31:38 余先生:29岁,从上海大厂辞职,现居柏林 33:23一场大厂高管的同志婚礼:“好像只要挣够了钱,就能无视社会与政治的规则” 39:41 对经济上行期的反思:以为赚钱是最重要的 43:48 大厂也要过“紧日子”,高薪、团建、年终奖一去不复返 47:30 林女士:70后,“人生每一步都是贴着时代走的” 48:36 毕业即多份offer,工资年年上涨,消费乐观 51:49 2011年辞职创业,从未想过经济下行的可能 55:38 “2019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会是往后十年最好的一年” 58:08 疫情期间的挣扎:从积极应对到黯然离场 01:06:43 两代人的对比:以前想要自由,现在想要编制 相关链接: EP-156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人们 https://youtu.be/1cSDrRISXYY?feature=shared EP-157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小镇做题家 https://youtu.be/N9MOHFVhz_s?feature=shared
bit.ly
不明白播客
@bumingbai.net
· 6d
不明白播客
@bumingbai.net
· 8d
EP-172 人们为什么要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 中国经济 | 青年失业率 | 户晨风 | 胡温十年 | 胡锦涛 | 温家宝 | 韩寒 | 经济下行 |考公 | 张雪峰 |
今年,“经济上行期的美”忽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据新榜统计,“千禧年”、“经济上行的美”等怀旧主题标签在中国互联网获得超百亿次的浏览量。怀旧的方向有很多,从街头时尚、流行文化、毕业拿工作offer拿到手软、到相对开放的社会氛围。 当然,千禧年后的中国社会并不完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人被时代落下,也有很多人被铁拳蹂躏。今天流行的“经济上行的美”,或许并不能完整反映那个时代的面貌。但无论是真实的回忆,还是事后的想象,它都承载着某种集体情绪。 我们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城市和不同行业的人来谈论这个话题,Ta们眼中的“经济上行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经济上行期的社会氛围如何影响了Ta们的工作、生活和对未来的想象?当一切过去,Ta们打算如何应对经济下行期的生活? 除了怀念,在本期节目,Ta们也反思了当时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上行期”不仅关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更关乎社会氛围、价值观念与个体命运。当增长的“止痛药”消失,隐藏的问题重新显现,我们对“过去的美好”的怀念,也成为理解当下的重要线索。 时间轴: 00:00 “经济上行期的美”成了流行词 02:12 韦先生的经济上行期记忆:非主流发型、《无间道》、《刺客信条》 07:35 经济上行期的结束:从刚毕业时很快买房买车,到找工作困难 11:30 他怀恋的韩寒和一个充满批判的时代 16:17 如何度过经济下行期? 18:22 Cora的北京记忆:个体小店、夜市经济,“特别朴素,又特别有生机” 23:26 清理“低端人口”带来的不安全感 29:26 承认对经济上行期的想象不完美,但珍视“个体可以发光”的社会氛围 31:38 余先生:29岁,从上海大厂辞职,现居柏林 33:23一场大厂高管的同志婚礼:“好像只要挣够了钱,就能无视社会与政治的规则” 39:41 对经济上行期的反思:以为赚钱是最重要的 43:48 大厂也要过“紧日子”,高薪、团建、年终奖一去不复返 47:30 林女士:70后,“人生每一步都是贴着时代走的” 48:36 毕业即多份offer,工资年年上涨,消费乐观 51:49 2011年辞职创业,从未想过经济下行的可能 55:38 “2019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会是往后十年最好的一年” 58:08 疫情期间的挣扎:从积极应对到黯然离场 01:06:43 两代人的对比:以前想要自由,现在想要编制 相关链接: EP-156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人们 https://youtu.be/1cSDrRISXYY?feature=shared EP-157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小镇做题家 https://youtu.be/N9MOHFVhz_s?feature=shared
bit.ly
不明白播客
@bumingbai.net
· 9d
EP-172 人们为什么要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 中国经济 | 青年失业率 | 户晨风 | 胡温十年 | 胡锦涛 | 温家宝 | 韩寒 | 经济下行 |考公 | 张雪峰 |
今年,“经济上行期的美”忽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据新榜统计,“千禧年”、“经济上行的美”等怀旧主题标签在中国互联网获得超百亿次的浏览量。怀旧的方向有很多,从街头时尚、流行文化、毕业拿工作offer拿到手软、到相对开放的社会氛围。 当然,千禧年后的中国社会并不完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人被时代落下,也有很多人被铁拳蹂躏。今天流行的“经济上行的美”,或许并不能完整反映那个时代的面貌。但无论是真实的回忆,还是事后的想象,它都承载着某种集体情绪。 我们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城市和不同行业的人来谈论这个话题,Ta们眼中的“经济上行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经济上行期的社会氛围如何影响了Ta们的工作、生活和对未来的想象?当一切过去,Ta们打算如何应对经济下行期的生活? 除了怀念,在本期节目,Ta们也反思了当时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上行期”不仅关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更关乎社会氛围、价值观念与个体命运。当增长的“止痛药”消失,隐藏的问题重新显现,我们对“过去的美好”的怀念,也成为理解当下的重要线索。 时间轴: 00:00 “经济上行期的美”成了流行词 02:12 韦先生的经济上行期记忆:非主流发型、《无间道》、《刺客信条》 07:35 经济上行期的结束:从刚毕业时很快买房买车,到找工作困难 11:30 他怀恋的韩寒和一个充满批判的时代 16:17 如何度过经济下行期? 18:22 Cora的北京记忆:个体小店、夜市经济,“特别朴素,又特别有生机” 23:26 清理“低端人口”带来的不安全感 29:26 承认对经济上行期的想象不完美,但珍视“个体可以发光”的社会氛围 31:38 余先生:29岁,从上海大厂辞职,现居柏林 33:23一场大厂高管的同志婚礼:“好像只要挣够了钱,就能无视社会与政治的规则” 39:41 对经济上行期的反思:以为赚钱是最重要的 43:48 大厂也要过“紧日子”,高薪、团建、年终奖一去不复返 47:30 林女士:70后,“人生每一步都是贴着时代走的” 48:36 毕业即多份offer,工资年年上涨,消费乐观 51:49 2011年辞职创业,从未想过经济下行的可能 55:38 “2019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会是往后十年最好的一年” 58:08 疫情期间的挣扎:从积极应对到黯然离场 01:06:43 两代人的对比:以前想要自由,现在想要编制 相关链接: EP-156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人们 https://youtu.be/1cSDrRISXYY?feature=shared EP-157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小镇做题家 https://youtu.be/N9MOHFVhz_s?feature=shared
bit.ly
不明白播客
@bumingbai.net
· 10d
不明白播客
@bumingbai.net
· 13d
不明白播客
@bumingbai.net
· 21d
DC不明白节丨查建英:我为何要自绝于人民、精英与妈宝男 | 文革 | 六四事件 | 弄潮儿 | 查建国 | 中国民主党 | 王蒙 | 自由派 |
这是第二届不明白节特辑的第一集。 嘉宾查建英是文革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80年代,她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上学,1986年,查建英回到中国,但很快,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八十年代终结在广场的坦克之下,查建英以决裂的姿态离开了中国。 然而,她和中国的故事并没有就此划上句号。此后,她一次次回到中国,她以作家的身份观察中国的变迁。过去,她因为《弄潮儿》、《中国波普》、《八十年代访谈录》等书籍为人所知。最近,查建英发表了新的文章《火车:铁路旅行、流亡和生存的中国家族史》,文章描述国家暴力之下的家族命运故事。 我们从她的新作《火车》谈起,她为什么选取“火车”作为意象贯穿家族史写作?她为什么选择“跳下火车”和“自绝于人民”?经历了文革、六四、新冠疫情之后,她如何看待自己和国家的关系、又如何思考”中国情结”这个问题? 文字版:https://bit.ly/bmb-169-text 时间轴: 00:00 对查建英的介绍 01:47 查建英的扒火车往事,《火车》一文的缘起与“火车”的含义 04:35 家族命运的开端:留法十年的外公1929年被“骗”回了中国 12:30 Dongsheng阿姨:从目睹文革中的父母悲剧,到支持镇压天安门 18:11 家族里的人如何看待哥哥查建国:因组建中国民主党被判刑9年 21:19 “跳火车”的选择: “自绝于人民”,不被爱国话语绑架 30:03 六四之后的幻灭、改国籍的过程、疫情记忆 37:51 查建英对精英的失望 41:03 谈写作:《国家公敌》和《国家公仆》,如何写熟悉的人? 48:17 观众提问:家人还在国内,如何不审查自己? 49:24 查建英吐槽妈宝男 56:04 如何看待导师夏志清40年前的话:“太关注中国是一种局限” 相关链接: 《Trains: A Chinese Family History of Railway Journeys, Exile, and Survival》 https://www.chinafile.com/reporting-opinion/features/trains-chinese-family-history-of-railway-journeys-exile-and-survival 《China’s Bizarre Program to Keep Activists in Check》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8/12/24/chinas-bizarre-program-to-keep-activists-in-check 《国家公敌》(Enemy of the State)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07/04/23/enemy-of-the-state 《国家公仆》(Servant of the State)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0/11/08/servant-of-the-state
bit.ly
不明白播客
@bumingbai.net
· 2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