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播客
@bumingbai.net
2.2K followers 5 following 330 posts
不明白播客官方账户 Bumingbai Podcast Apple: bit.ly/bmb-apple Spotify: spoti.fi/3fFezK0 YouTube: bit.ly/bmb-ytb 捐赠链接: bit.ly/bmb-donate 官网: bumingbai.net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Pinned
bumingbai.net
自从Deepseek横空出世,美国硅谷充满了各种中国厉害论,硅谷的初创公司甚至开始拥抱996工作制。硅谷的“中国焦虑”揭示了什么?当硅谷的科技精英们说羡慕中国,TA们羡慕的是什么?硅谷对中国科技发展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美国精英们感到失落? youtu.be/R9SS02XDWJQ @liyuan6.bsky.social
EP-174 硅谷也要996,美国的“中国焦虑”揭示了什么? | DeepSeek | OpenAI | 中美AI竞争 | 国运 | 马斯克 | 扎克伯格 | 中国技术抄袭 | 中国经济 |
YouTube video by 不明白播客
youtu.be
bumingbai.net
不明白播客寻找正在中国AI和机器人行业工作和创业的人。在中国最受瞩目的行业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你们怎么看中国的AI/机器人的发展状况?怎么看AGI、AI safety和美国的竞争?你们的工作压力来自于什么?欢迎来信至[email protected] ,分享你们在AI、机器人行业工作的状态。 @liyuan6.bsky.social
bumingbai.net
在技术浪潮之中,“泡沫”总会出现,但中美的“泡沫”有何区别?本期播客嘉宾Afra认为,“中国的泡沫是老百姓在承担,但是美国的泡沫是直接造成泡沫这些人承担的。”点击收听本期完整播客: youtu.be/R9SS02XDWJQ #不明白播客精选
bumingbai.net
Afra #不明白播客嘉宾推荐
Dan Wang《Breakneck》
book.douban.com/subject/3742...
墨磊宁《中文打字机》
book.douban.com/subject/3608...
Kerry Brown《欧洲人眼中的中国》
book.douban.com/subject/3642...
bumingbai.net
《Robert Daly:万一中国赢了——如何更现实地看待中美竞争?》文字版已上线: bit.ly/bmb-173-text
bumingbai.net
自从Deepseek横空出世,美国硅谷充满了各种中国厉害论,硅谷的初创公司甚至开始拥抱996工作制。硅谷的“中国焦虑”揭示了什么?当硅谷的科技精英们说羡慕中国,TA们羡慕的是什么?硅谷对中国科技发展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美国精英们感到失落? youtu.be/R9SS02XDWJQ @liyuan6.bsky.social
EP-174 硅谷也要996,美国的“中国焦虑”揭示了什么? | DeepSeek | OpenAI | 中美AI竞争 | 国运 | 马斯克 | 扎克伯格 | 中国技术抄袭 | 中国经济 |
YouTube video by 不明白播客
youtu.be
bumingbai.net
Cora在来信里说,她怀念的是那个人们心中有安全感的时代——在整治“开墙打洞”、清理“低端人口”之前的北京。但在那之后,“承载着人们梦想、生计、汗水、情感的地方变成了草坪”,人们吃着预制菜,压抑、匮乏,艰难换取一丝安全感。 bit.ly/bmb-letter-19 欢迎大家收听完整播客: bit.ly/bmb-172-yt
EP-172 人们为什么要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 中国经济 | 青年失业率 | 户晨风 | 胡温十年 | 胡锦涛 | 温家宝 | 韩寒 | 经济下行 |考公 | 张雪峰 |
今年,“经济上行期的美”忽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据新榜统计,“千禧年”、“经济上行的美”等怀旧主题标签在中国互联网获得超百亿次的浏览量。怀旧的方向有很多,从街头时尚、流行文化、毕业拿工作offer拿到手软、到相对开放的社会氛围。 当然,千禧年后的中国社会并不完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人被时代落下,也有很多人被铁拳蹂躏。今天流行的“经济上行的美”,或许并不能完整反映那个时代的面貌。但无论是真实的回忆,还是事后的想象,它都承载着某种集体情绪。 我们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城市和不同行业的人来谈论这个话题,Ta们眼中的“经济上行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经济上行期的社会氛围如何影响了Ta们的工作、生活和对未来的想象?当一切过去,Ta们打算如何应对经济下行期的生活? 除了怀念,在本期节目,Ta们也反思了当时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上行期”不仅关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更关乎社会氛围、价值观念与个体命运。当增长的“止痛药”消失,隐藏的问题重新显现,我们对“过去的美好”的怀念,也成为理解当下的重要线索。 时间轴: 00:00 “经济上行期的美”成了流行词 02:12 韦先生的经济上行期记忆:非主流发型、《无间道》、《刺客信条》 07:35 经济上行期的结束:从刚毕业时很快买房买车,到找工作困难 11:30 他怀恋的韩寒和一个充满批判的时代 16:17 如何度过经济下行期? 18:22 Cora的北京记忆:个体小店、夜市经济,“特别朴素,又特别有生机” 23:26 清理“低端人口”带来的不安全感 29:26 承认对经济上行期的想象不完美,但珍视“个体可以发光”的社会氛围 31:38 余先生:29岁,从上海大厂辞职,现居柏林 33:23一场大厂高管的同志婚礼:“好像只要挣够了钱,就能无视社会与政治的规则” 39:41 对经济上行期的反思:以为赚钱是最重要的 43:48 大厂也要过“紧日子”,高薪、团建、年终奖一去不复返 47:30 林女士:70后,“人生每一步都是贴着时代走的” 48:36 毕业即多份offer,工资年年上涨,消费乐观 51:49 2011年辞职创业,从未想过经济下行的可能 55:38 “2019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会是往后十年最好的一年” 58:08 疫情期间的挣扎:从积极应对到黯然离场 01:06:43 两代人的对比:以前想要自由,现在想要编制 相关链接: EP-156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人们 https://youtu.be/1cSDrRISXYY?feature=shared EP-157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小镇做题家 https://youtu.be/N9MOHFVhz_s?feature=shared
bit.ly
bumingbai.net
《EP-172 人们为什么要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文字版已上线: bit.ly/bmb-172-text
bumingbai.net
曾经出演《北京人在纽约》的中美关系研究者Robert Daly戴博分享了他为何认为中美关系处于新冷战,美国对华政策应追求什么目标,北京方面会如何利用美国社会存在的悲观情绪,哪吒、霸王茶姬、labubu是否意味着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了,以及作为非鹰派中国政策专家,他工作上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youtu.be/LpgPDjmFEvI @liyuan6.bsky.social
DC不明白节丨Robert Daly:万一中国赢了——如何更现实地看待中美竞争? | 戴博 | 川普对华政策 | 新冷战 | 中美科技竞争 | 关税战 | 贸易战 | 中共 |
YouTube video by 不明白播客
youtu.be
bumingbai.net
这期来信是韦先生的《那是一个相信“发光”的年代》 bit.ly/bmb-letter-18 他在来信里回忆说,“整个社会都带着一种‘明天必然更好’的乐观。我们不是相信未来会来——我们是相信,我们就是未来。”但今天,时代却换了脚本。也欢迎大家收听完整播客: bit.ly/bmb-172-yt
EP-172 人们为什么要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 中国经济 | 青年失业率 | 户晨风 | 胡温十年 | 胡锦涛 | 温家宝 | 韩寒 | 经济下行 |考公 | 张雪峰 |
今年,“经济上行期的美”忽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据新榜统计,“千禧年”、“经济上行的美”等怀旧主题标签在中国互联网获得超百亿次的浏览量。怀旧的方向有很多,从街头时尚、流行文化、毕业拿工作offer拿到手软、到相对开放的社会氛围。 当然,千禧年后的中国社会并不完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人被时代落下,也有很多人被铁拳蹂躏。今天流行的“经济上行的美”,或许并不能完整反映那个时代的面貌。但无论是真实的回忆,还是事后的想象,它都承载着某种集体情绪。 我们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城市和不同行业的人来谈论这个话题,Ta们眼中的“经济上行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经济上行期的社会氛围如何影响了Ta们的工作、生活和对未来的想象?当一切过去,Ta们打算如何应对经济下行期的生活? 除了怀念,在本期节目,Ta们也反思了当时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上行期”不仅关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更关乎社会氛围、价值观念与个体命运。当增长的“止痛药”消失,隐藏的问题重新显现,我们对“过去的美好”的怀念,也成为理解当下的重要线索。 时间轴: 00:00 “经济上行期的美”成了流行词 02:12 韦先生的经济上行期记忆:非主流发型、《无间道》、《刺客信条》 07:35 经济上行期的结束:从刚毕业时很快买房买车,到找工作困难 11:30 他怀恋的韩寒和一个充满批判的时代 16:17 如何度过经济下行期? 18:22 Cora的北京记忆:个体小店、夜市经济,“特别朴素,又特别有生机” 23:26 清理“低端人口”带来的不安全感 29:26 承认对经济上行期的想象不完美,但珍视“个体可以发光”的社会氛围 31:38 余先生:29岁,从上海大厂辞职,现居柏林 33:23一场大厂高管的同志婚礼:“好像只要挣够了钱,就能无视社会与政治的规则” 39:41 对经济上行期的反思:以为赚钱是最重要的 43:48 大厂也要过“紧日子”,高薪、团建、年终奖一去不复返 47:30 林女士:70后,“人生每一步都是贴着时代走的” 48:36 毕业即多份offer,工资年年上涨,消费乐观 51:49 2011年辞职创业,从未想过经济下行的可能 55:38 “2019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会是往后十年最好的一年” 58:08 疫情期间的挣扎:从积极应对到黯然离场 01:06:43 两代人的对比:以前想要自由,现在想要编制 相关链接: EP-156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人们 https://youtu.be/1cSDrRISXYY?feature=shared EP-157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小镇做题家 https://youtu.be/N9MOHFVhz_s?feature=shared
bit.ly
bumingbai.net
最新播客发出后,很多听众反馈想看到受访者们的来信内容。第一篇是余先生的《一个小镇男同的经济上行与梦碎》: bit.ly/bmb-letter-17 他在来信中问到:当我们都在比谁能在泰坦尼克号上抢到头等舱时,也许更该问的是——这艘船到底要开向哪里?也欢迎大家收听完整播客: bit.ly/bmb-172-yt
EP-172 人们为什么要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 中国经济 | 青年失业率 | 户晨风 | 胡温十年 | 胡锦涛 | 温家宝 | 韩寒 | 经济下行 |考公 | 张雪峰 |
今年,“经济上行期的美”忽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据新榜统计,“千禧年”、“经济上行的美”等怀旧主题标签在中国互联网获得超百亿次的浏览量。怀旧的方向有很多,从街头时尚、流行文化、毕业拿工作offer拿到手软、到相对开放的社会氛围。 当然,千禧年后的中国社会并不完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人被时代落下,也有很多人被铁拳蹂躏。今天流行的“经济上行的美”,或许并不能完整反映那个时代的面貌。但无论是真实的回忆,还是事后的想象,它都承载着某种集体情绪。 我们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城市和不同行业的人来谈论这个话题,Ta们眼中的“经济上行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经济上行期的社会氛围如何影响了Ta们的工作、生活和对未来的想象?当一切过去,Ta们打算如何应对经济下行期的生活? 除了怀念,在本期节目,Ta们也反思了当时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上行期”不仅关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更关乎社会氛围、价值观念与个体命运。当增长的“止痛药”消失,隐藏的问题重新显现,我们对“过去的美好”的怀念,也成为理解当下的重要线索。 时间轴: 00:00 “经济上行期的美”成了流行词 02:12 韦先生的经济上行期记忆:非主流发型、《无间道》、《刺客信条》 07:35 经济上行期的结束:从刚毕业时很快买房买车,到找工作困难 11:30 他怀恋的韩寒和一个充满批判的时代 16:17 如何度过经济下行期? 18:22 Cora的北京记忆:个体小店、夜市经济,“特别朴素,又特别有生机” 23:26 清理“低端人口”带来的不安全感 29:26 承认对经济上行期的想象不完美,但珍视“个体可以发光”的社会氛围 31:38 余先生:29岁,从上海大厂辞职,现居柏林 33:23一场大厂高管的同志婚礼:“好像只要挣够了钱,就能无视社会与政治的规则” 39:41 对经济上行期的反思:以为赚钱是最重要的 43:48 大厂也要过“紧日子”,高薪、团建、年终奖一去不复返 47:30 林女士:70后,“人生每一步都是贴着时代走的” 48:36 毕业即多份offer,工资年年上涨,消费乐观 51:49 2011年辞职创业,从未想过经济下行的可能 55:38 “2019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会是往后十年最好的一年” 58:08 疫情期间的挣扎:从积极应对到黯然离场 01:06:43 两代人的对比:以前想要自由,现在想要编制 相关链接: EP-156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人们 https://youtu.be/1cSDrRISXYY?feature=shared EP-157 在阶层固化中挣扎的小镇做题家 https://youtu.be/N9MOHFVhz_s?feature=shared
bit.ly
bumingbai.net
《DC不明白节丨王男栿:《流氓燕》之后,中国公民社会的坍塌与可能》文字版已上线: bit.ly/bmb-171-text
bumingbai.net
“经济上行期的美”忽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人们怀念流行文化、毕业拿工作offer拿到手软、相对开放的社会氛围……四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讲述了Ta们眼中的“经济上行期的美”,他们为什么怀念那个时期?这种怀念里投射了什么样的情感? youtu.be/xFe8dhpI6bI @liyuan6.bsky.social
EP-172 人们为什么要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 中国经济 | 青年失业率 | 户晨风 | 胡温十年 | 胡锦涛 | 温家宝 | 韩寒 | 经济下行 |考公 | 张雪峰 |
YouTube video by 不明白播客
youtu.be
bumingbai.net
《EP-170 从上海到华盛顿:季风书园与中国公民社会的覆灭与新生》播客文字版已上线: bit.ly/bmb-170-text
bumingbai.net
2013年至今,纪录片《流氓燕》里每个人物的人生——叶海燕、王宇都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坍塌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和导演王男栿一起回顾了这个从抗争到噤声的过程,以及如何在万籁俱寂的年代战胜恐惧发出自己的声音。 youtu.be/3GwOwTCzGu8 @liyuan6.bsky.social
DC不明白节丨王男栿:《流氓燕》之后,中国公民社会的坍塌与可能 | 叶海燕 | 海南万宁案 | 王宇 | 709大抓捕 | 寻衅滋事罪 | 女权行动派 | 围观改变中国 |言论自由 |
YouTube video by 不明白播客
youtu.be
bumingbai.net
一年前,季风书园在华盛顿重生,正式开业前于淼很担心,“我们怕请不来嘉宾,因为谁会来一个新开张的小书店呢?” 本期播客,于淼讲述了在上海季风书园被迫关闭6年后,他为什么在美国重开季风?从上海到华盛顿,从读者、嘉宾到书籍,于淼看到了中国公民社会怎样的沉浮? youtu.be/5St2xzpg7XU @liyuan6.bsky.social
EP-170 从上海到华盛顿:季风书园与中国公民社会的覆灭与新生丨于淼 | 季风书店 | 自由主义 | 季风人文讲坛 | 独立中文书店 | 离散华人 |
YouTube video by 不明白播客
youtu.be
bumingbai.net
查建英为何选择“不与自己的人民站在一起”,为何对中国的精英感到失望,为何吐槽“妈宝男”?不明白节特辑第一集《查建英:我为何要自绝于人民、精英与妈宝男》文字版已上线: bit.ly/bmb-169-text 欢迎分享、传播。还没有看过本期播客的朋友可以观看现场视频版: bit.ly/bmb-169-yt
DC不明白节丨查建英:我为何要自绝于人民、精英与妈宝男 | 文革 | 六四事件 | 弄潮儿 | 查建国 | 中国民主党 | 王蒙 | 自由派 |
这是第二届不明白节特辑的第一集。 嘉宾查建英是文革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80年代,她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上学,1986年,查建英回到中国,但很快,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八十年代终结在广场的坦克之下,查建英以决裂的姿态离开了中国。 然而,她和中国的故事并没有就此划上句号。此后,她一次次回到中国,她以作家的身份观察中国的变迁。过去,她因为《弄潮儿》、《中国波普》、《八十年代访谈录》等书籍为人所知。最近,查建英发表了新的文章《火车:铁路旅行、流亡和生存的中国家族史》,文章描述国家暴力之下的家族命运故事。 我们从她的新作《火车》谈起,她为什么选取“火车”作为意象贯穿家族史写作?她为什么选择“跳下火车”和“自绝于人民”?经历了文革、六四、新冠疫情之后,她如何看待自己和国家的关系、又如何思考”中国情结”这个问题? 文字版:https://bit.ly/bmb-169-text 时间轴: 00:00 对查建英的介绍 01:47 查建英的扒火车往事,《火车》一文的缘起与“火车”的含义 04:35 家族命运的开端:留法十年的外公1929年被“骗”回了中国 12:30 Dongsheng阿姨:从目睹文革中的父母悲剧,到支持镇压天安门 18:11 家族里的人如何看待哥哥查建国:因组建中国民主党被判刑9年 21:19 “跳火车”的选择: “自绝于人民”,不被爱国话语绑架 30:03 六四之后的幻灭、改国籍的过程、疫情记忆 37:51 查建英对精英的失望 41:03 谈写作:《国家公敌》和《国家公仆》,如何写熟悉的人? 48:17 观众提问:家人还在国内,如何不审查自己? 49:24 查建英吐槽妈宝男 56:04 如何看待导师夏志清40年前的话:“太关注中国是一种局限” 相关链接: 《Trains: A Chinese Family History of Railway Journeys, Exile, and Survival》 https://www.chinafile.com/reporting-opinion/features/trains-chinese-family-history-of-railway-journeys-exile-and-survival 《China’s Bizarre Program to Keep Activists in Check》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8/12/24/chinas-bizarre-program-to-keep-activists-in-check 《国家公敌》(Enemy of the State)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07/04/23/enemy-of-the-state 《国家公仆》(Servant of the State)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0/11/08/servant-of-the-state
bit.ly
bumingbai.net
《EP-168 老安:一个意大利人对中国气呼呼的爱》文字版已上线: bit.ly/bmb-168-text
bumingbai.net
在第二届不明白节上,查建英从新作《火车》谈起,她为什么用“火车”作为意象贯穿家族史写作?她为什么选择跳下火车?为什么要自绝于人民?她为什么看不起中国的知识精英、技术精英和商业精英以及妈宝男? youtu.be/VMk2ZVaJGXk @liyuan6.bsky.social
DC不明白节丨查建英:我为何要自绝于人民、精英与妈宝男 | 文革 | 六四事件 | 弄潮儿 | 查建国 | 中国民主党 | 王蒙 | 自由派 |
YouTube video by 不明白播客
youtu.be
bumingbai.net
老安爱中国——爱的是人、事、物,而非爱国。油管观众留言说,这期播客是“一个外国人中国化的另类视角。这个视角平和,乐观,并不尖锐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抽离性地看待中国的问题和现状。”大家可以点击收看视频版: youtu.be/wstsYC8D4gc 里面有很多老安过去四十多年在中国拍下的照片。 #不明白播客精选
bumingbai.net
老安是一个有中国绿卡的意大利人,他的新书《气呼呼的小词典》记录了他在中国生活40多年的日常与荒诞。他在中国有过哪些疯狂往事?他的旅游、摄影和生活里有哪些“中国特色”?四十多年来,他如何理解中国社会的变化?作为一个仍然留在中国的外国人,他又如何看待今天的中国? youtu.be/wstsYC8D4gc @liyuan6.bsky.social
EP-168 老安:一个意大利人对中国气呼呼的爱 | 气呼呼的小词典 | 改革开放 | 八十年代 | 宋庄 | 强拆 | 爱国主义 | 08奥运 | Andrea Cavazzuti |
YouTube video by 不明白播客
youtu.be
bumingbai.net
第二届不明白节圆满结束啦!感谢王男栿、林培瑞、查建英、戴博、蔡霞、刘宗坤 @liutalks.bsky.social 等嘉宾老师们的分享,也感谢线上线下的两百多名听众以及现场支持的志愿者们,也感谢季风书园 @Jifengbooks 的支持,我们下次不明白节见! @liyuan6.bsky.social
bumingbai.net
#不明白节 袁莉 @liyuan6.bsky.social 和老刘 @liutalks.bsky.social 正在进行「AMA+在这样的时代如何自处」环节,回答不明白播客的当下与未来,也在讨论我们每个人的当下与未来。
bumingbai.net
#不明白节 蔡霞老师正在分享「为何习近平与中共必有一斗,但不是恶斗」。蔡老师谈到了九三阅兵、新邪恶轴心、习近平与中共内部的权力斗争等众多精彩内容,听众朋友们可以期待后续的播客节目!
bumingbai.net
#不明白节 中美关系专家戴博Robert Daly正在分享「万一中国赢了——如何更现实地看待中美竞争?」。戴博八十年代担任过美国驻华外交官,也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长期观察者和研究者,他会如何解读今天的中美竞争?
bumingbai.net
#不明白节 作家查建英正在分享 「像墨索里尼时代的意大利人,我祖国的人民也喜欢火车准点」。查建英为什么要以“火车”这个意象来写家族史?离开中国的决定背后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说“我选择不和我的人民站在一起”?也欢迎大家阅读查老师家族四代人的故事 bit.ly/bmb-zjy-tr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