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ia Mao/ 毛芃
portiamaonz.bsky.social
Portia Mao/ 毛芃
@portiamaonz.bsky.social
New Zealand Independent Journalist
昨晚,有群友转发一个“知青下乡重启?”的帖子,没想到另有群友居然贴出我2016年4月发的同上海知青、同电视剧《孽债》有关的帖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都忘掉这回事了。认真想了想,还记得当年那个30岁上下的高大英俊的年轻人的样貌,他那时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但是想不起他的名字了。
幸亏有文字和图片,无意留下这一位80后与知青一代的关联。
November 3, 2025 at 8:11 PM
这是一位家住奥克兰东区的网友拍摄和提供的图片。图一是在Macleans road拍到的。不知是哪位车主泊车时,毫无心肝地把汽车的一小部分停泊在停车线之外。这不仅严重妨碍其他行进车辆,自己的车也有被撞的风险😠。
拍摄图片的网友X说:这条Macleans路是条主路,还有公交车行进🥺。
November 3, 2025 at 7:08 PM
At the National Party’s Mid-Autumn Festival Auction in the Botany electorate, a single bottle of wine was successfully auctioned for a sum of NZD $6,000.
October 14, 2025 at 1:46 AM
本周六11日,是地方政府选举投票截止日。今天,周一中秋节,新西兰安全情报局(NZSIS)局长Andrew Hampton通过媒体发出警告,称外国势力持续试图干涉我们的地方议会,利用姐妹城市关系并通过代理人进行贿赂。他说新选出的市长、市议员等需要高度警惕隐秘的间谍活动。
October 6, 2025 at 10:16 AM
【奥克兰的俄罗斯舞娘】
9月30日应邀观看“奥克兰多族裔文化艺术联盟”的演出,拍下了这位来自俄罗斯的舞娘的风姿。
October 1, 2025 at 10:38 AM
美国各地都在举行悼念Charlie Kirk活动。亚利桑那预估有30万人参加。这是凌晨4点悼念会场外的景象。我认识的一位爬山女昨天开了6小时车去参加今天活动。

查理·柯克遇刺的大背景是西方社会推崇多元文化而脱离基督教影响,西方国家深陷内部种族、宗教、性别等冲突,西方人对国家未来感到忧虑和迷茫。

一句话,西方文明陷入了危机。

查理·柯克的死真能成为转折点吗? 如果是,那这件事的影响远大于马丁路德金的背刺。它的影响是整个西方世界,是文明层级的。— by 鹦鹉先生
September 21, 2025 at 9:22 PM
【父亲节照片】这是新西兰在伊拉克的军人2018年9月在营地庆祝父亲节。在这之前,在伊拉克的新西兰军人的姓名和照片是不可以公开发表的,因为担心他们会遭到恐怖组织的报复。但随着伊斯兰国的瓦解,禁令也放松了。
September 21, 2025 at 11:18 AM
射杀Charlie Kirk的疑凶已经被捕,据说是在他的父亲和一名牧师劝说下,被送到当地警察局的。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疑凶并不是极左,不是民主党人,而是一个在册的共和党党员,出自传统的白人基督教家庭。
据说他的家在犹他州的Washington 县,到案发地Orem有3小时车程。
一个22岁的年轻人,驾车3小时去杀人,一定出自强烈的信念。
有网友说:“还好是美国 这要俄罗斯不得劈头盖脸一顿揍,然后承认说乌克兰指使。”
September 12, 2025 at 8:45 PM
Jeremy Chi 16岁的时候,和他母亲詹妮弗一起来参加我举办的桃源诗会,母子俩一起朗读诗歌。2019年他18岁时报考纽约大学电影系,我为他写了推荐信。他被录取后,和母亲一起请我聚餐庆祝,还送了我他的一幅摄影作品。
如今,他25岁了。最近传来好消息,他制作的短片《冰激凌,冰雪女王》(Ice Cream, Ice Queen)在第48届亚裔美国国际电影节上首映。
Jeremy毕业于著名的奥克兰文法学校,他是学校的铜管乐队成员,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他就还擅长做西餐。
August 28, 2025 at 11:24 PM
民族主义,是专制国家的万金油。

在专制国家,民族主义可以解决所有国内外难题; 中俄都玩得炉火纯青。

控制民族主义的熊熊大火是一门权术,要时刻引导它往自己有利的地方烧,避免误烧,更要避免自己被烧。想想中国人提起抗日是多么亢奋,但官方从不提俄国对中国人的伤害。中俄领导人都非常谨慎地让各自的民粹火焰不往对方方向烧,以获得暂时的利益不被破坏。

当专制国家大肆玩弄民族主义国家霸权时,世界就没有宁日。 它们各自怀着新仇旧恨,又没有国内自由派势力的制肘,当心怀野心的强人执政时,对外扩张不可避免。
August 25, 2025 at 1:53 AM
晚上慕名来到Dominion路一家网红餐馆喝羊肉汤。顾客很多,排队下单,排队等桌,而且还是同人拼桌。一顿饭下来,先后同两对夫妻拼桌,一对老夫妻,一对中年夫妻。羊肉汤确实没有辜负期待,配上芝麻酥饼那是相得益彰😋。
见一女士进门说只想打包买酥饼,服务员一口回绝,说:店里顾客还供不应求,不外卖。
从店名来看,这是河南风味。但是店里听得到粤语,还听得到嗲嗲的上海话。
August 24, 2025 at 10:13 AM
富强声称拥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但他的博士服怎么同真正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博士服(图2)一点儿不像呢?怎么看起来更像奥克兰大学的博士服呢(图3)?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博士服,AUT的博士服(图4️⃣)顺便给大家看看。
已有网友建议让刚在新西兰驻扎的FBI查查富博士文凭的真假🤣
感谢提供相关信息的网友👍!
August 3, 2025 at 9:39 PM
昨天(7月28日)晚,新西兰安全情报局(NZSIS)副局长 Phil McKee 在屋伦华联会举办的以“Community Safety and Security”为主题的网络会议上做了主旨发言。他的讲话有几点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谈到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是新西兰人坚守的价值观,SIS是从外国干涉的角度来看这些自由遭侵蚀。
二是地方政府和毛利机构正在成为外国渗透的目标,因这两个领域都有丰富资源,且对外国渗透缺乏警觉。
三是强调外国政府代理人主要通过欺骗、胁迫和腐败三种行为实施渗透。
July 28, 2025 at 11:19 PM
特大喜讯😀! Stuff记者Justin Wong赢得对魔王肖志鴻的官司!✌🏻✌🏻✌🏻 恭喜黄记者!🎉🎉🍻🍻
奥克兰地区法庭今天公布法官裁决:肖志鸿控告黄记者违反《有害数字通信法》不成立,肖也未能证明其受到严重情绪伤害,因此驳回其诉讼,肖魔王需承担诉讼费用!🤣
肖魔王利用新西兰法律打击记者、钳制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企图又一次遭到重大挫败!开心不已!🥂🥂🥂
在新西兰,正义终将胜利!
愿自由之风永远吹佛!
May the wind of freedom always blow!
July 23, 2025 at 4:10 AM
富强真如他说的是新西兰皇家院士吗?
找ChatGPT查,答案是No!
上新西兰皇家学会网站royalsociety.org.nz查找,从1919年至今所有的院士名单都在,压根就没有富某!
有谁见过NZ皇家院士会去弄个保安员牌照挂脖子上、执照批下俩月就因滥用牌照被司法部的私人保安员执照颁发机构暂停了牌照?
July 11, 2025 at 12:07 PM
昨天发了一作者来稿,批评富强用中国政治术语攻击来自香港的奥克兰某区议员Peter Yang是“港独”、“反华”,结果被富告到奥克兰地方法庭,说“诽谤”他。因为文中说他“自称博士和院士”,而他认为“自称”是“贬义词”。
不知是英文太差还是故意误导读者,富某居然通过他的“反贪办”称”法院已审理”,这种公然发布虚假法庭信息可是涉嫌”藐视法庭”哦!
July 8, 2025 at 8:23 AM
这是今天读《海德堡岁月》读到的一段话。
如果把文中的“纳粹”置换为“毛粉”,这个不可能三角形的讲法也成立。
- 如果一个人正直但又是毛粉,通常是智商不够,比如一些社会底层人士;
- 如果一个人智商不低但又是毛粉,那就是坏、不正直,比如司马南;
- 如果一个人智商在线同时也正直,一般来说就不可能是毛粉。—— by 飞雪
July 7, 2025 at 12:10 AM
“现实中,你可以看见一个人的容貌,却不见得都可以看到 TA 的灵魂;网络上,你虽看不见一个人的容貌,却往往可以看到 TA 近乎真实的灵魂。” —— by 绿石
July 7, 2025 at 12:05 AM
今晚,一群好哥们、好姐们一起聚餐,喝酒唱歌,欢庆胜利!他们中有人到法庭声援我,有人参加了周末的座谈会。大家都由衷地感到高兴、振奋!
举杯庆贺,不是梦碎的声音,而是理想在欢笑。
那时我们有梦,如今我们依然有梦!
感谢新西兰,我们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June 26, 2025 at 11:58 AM
昨天傍晚,收到奥克兰地区法庭RJ McIlraith法官的裁决。经过5月2日、29日和30日的听证,法官宣布推翻先前的裁决令,肖志鸿/魔王通过法律手段打压记者、打压批评声音的企图破产!我的律师将要求他支付所有法庭费用!
网友Jason说:“太好了!这是你个人的胜利,也是言论自由的胜利,更是新西兰的胜利!”
正巧老友Linda约在昨晚见面吃饭聊天,她捧着一束鲜花进门的时候,还不知这一好消息!我笑称她是贵人。饭桌上她的一句话让我很感动,她说:“ 很多人读你的文章,他们不会表示谢意,但会被你的文章所激励,因为你的文章代表着公义。” 1/
June 11, 2025 at 10:47 PM
今年国内高考作文选题之一是,写写对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的感受。
一位从前在国内某报社工作过的网友说,如果是他写,“可能出了考场就被直接带去喝茶了!”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June 7, 2025 at 4:35 AM
那年,女生不贪财,男生不怕死。
那年我们有梦,如今深夜饮酒,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
June 3, 2025 at 9:11 PM
新西兰是一个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国度,就是贵为总理,也可以被漫画家比成狗,画成狗,不用担心会被告上法庭。这是 NZ Herald 2025年5月29日发表的漫画!😎
June 2, 2025 at 6:43 AM
1843年创刊的英国《经济学人》周刊,一向体现顶级思想界人士的深邃思考。
其封面设计,亦堪称顶流。
May 24, 2025 at 9:47 PM
昨晚,NZSIS两名官员被警方邀请来对少数族裔社团介绍反外国渗透法案。会后大合影,新西兰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陈水珍卡住第二排C位,不偏不倚站在两名安全情报官员身后。
这可是难得的超现实画面,透着醉人的荒诞感。
陈侨领可不是凡人,她是人民大会堂嘉宾,2023年还接受过习总接见,妥妥的华社大红人!
陈水珍同志最勇猛的表现,当属2022年对行动党党魁发出中英文公开信,对胆敢说“如受邀就访台”的David Semour“发出中英文警告— “三思而后行。”
May 21, 2025 at 2:01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