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 Wong 黄维克
vic-wong.bsky.social
Vic Wong 黄维克
@vic-wong.bsky.social
加拿大多伦多人;移民二十七年,无神论者;崇尚“赛先生”和“德先生”; 享受退休生活,喜欢房车音乐。 上网的目的:用以往生活工作经验,帮推友借助科技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社会,享受现代生活。 欢迎任何评论,提出你的论点,不接受任何脏话,没时间一对一通讯,感谢推友关注。 人工智能创建的网站:http://vicwong.com
原来准文盲都在美国本地出生的白种人

“ 美国的成人识字率:美国本土出生的成年人占低英语识字能力人群的最大比例

白人美国本土出生的成年人 在 4,300 万低英语识字能力的成年人中占最大比例。”

这下你能明白为什么川普能够当选了。
February 28, 2025 at 7:17 PM
美国人对加拿大关税的看法

您认为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加拿大制造商品征收 25% 的关税是一个好主意,还是一个坏主意?

调查结果

• 非常好的主意:11%
• 好主意:17%
• 可以接受的主意:19%
• 坏主意:17%
• 非常坏的主意:21%
• 不了解情况,无法回答:15%

(总计认为是坏主意的占 38%,总计认为是好主意的占 28%)
February 28, 2025 at 2:26 PM
一觉醒来有了省选结果

福特第三次连任安大略省省长。

他所在的进步保守党(PC)赢得了多数席位,第二位的是新民主党(NDP),第三位的是自由党。

福特这次竞选,很有策略,也很有心计。

除了给每人发200加币以外,那天加拿大赢美国冰球比赛时,就有他的提醒大家投票的短信。

在投票日的前一晚上,他又这样说:希望得到你的“明确支持”(Mandates),对付川普发起的贸易战。

福特省长在贸易开战之前(3月4日星期二),可以说是临阵受命于加拿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大省的人民。
February 28, 2025 at 11:58 AM
川普每天都在挑战宪法。

美联社一名记者坚持使用“墨西哥湾”这一名称,而川普的白宫则以此为由,禁止该记者进入,要求必须使用川普希望看到的“美国湾”。

这一举动显然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换句话说,美国政府无权干涉公众使用何种词汇,更无权惩罚因表达特定观点的人。

如果因说出某句话而受到有关当局的打压,那就是对言论自由的公然侵犯。

早在第一任期,川普就刻意刁难“不友好”的记者,或称“不颂扬”的记者,为他们制造障碍。

这一案件极有可能最终被提交至美国最高法院裁决,美国人会把立国先驱的宪法踩在脚底下吗?
February 28, 2025 at 12:55 AM
今天是省选投票日

来到了这个邻里的小学,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那是多少人流血捐躯为你换来的权利,难道会不珍惜吗?

现在的选举程序都有官方翻译版本,包括中文的繁体字和简体字(见图)。如果说语言借口不去投票,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February 27, 2025 at 5:40 PM
狗主人的好消息

旧金山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研发了一种延长狗寿命的药物——LOYAL,并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初步认可。

原本只针对大型犬,要求10岁以上、体重40磅以上,现在调整为7岁即可,14 磅也适用。我们家的小狗也能受益了。

据说未来这项技术还能应用到人类身上。到时候,人美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命长的问题,而是口袋里的钱不够花。

可见,一个社会的养老保障有多重要。
February 27, 2025 at 4:10 PM
第一张图片(文章标题部分):

经济学人 (economist.com)
📅 2025年2月27日

全球民主指数:2024年各国表现如何?
看看在历史上最大选举年之后,167个国家的排名如何变化。

第二张图片(世界地图部分):

• 深红色:专制政权
• 浅红色:威权政权
• 黄色:混合政权
• 浅蓝色:有缺陷的民主
• 深蓝色:完全民主

(地图上各个国家的颜色代表其在2024年民主指数中的分类)
February 27, 2025 at 3:55 AM
没想到从法治,到人治那么快

无论川普用一支笔一张纸签署总统令,还是马斯克用键盘敲打一份政府效力部的电邮,都是属于人质行为,是否符合美国宪法和联邦法律有待推敲。

好在昨天,联邦法院已经推翻了川普的三项总统令:

1. 暂停接收难民——法院裁定总统无权无限期停止难民安置计划。

2. 冻结联邦资金——法院阻止暂停拨款,认为此举可能引发经济混乱。

3. 终止出生公民权——法院裁定该命令违宪,暂时禁止执行。

美国的极速堕落,让我们拭目以待。
February 27, 2025 at 2:33 AM
当年克林顿、戈尔政府也是大刀阔斧地裁减联邦雇员,步伐甚至超过了里根时代,但胜在循序渐进、有理有序,并未造成社会动荡。

后来事实证明,克林顿时期的美国经济表现最佳。

而奥巴马的前四年与川普的前四年相比,递解出境的人数至少是1.5倍(见图)。

奥巴马从不在镜头前高调喊话,也不像川普那样刻意制造社会动荡和种族分裂。川普选择的是狗哨政治,用分裂社会的方式来捞取政治资本。

今天的美国联邦雇员,早上收到邮件,中午无法登录电脑,下午就被赶出大楼,不知道他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February 27, 2025 at 1:20 AM
川普:有死人投票(当年) ;死人领工资(今天)
February 26, 2025 at 11:55 PM
学一个英文词:“Fear Mongering”

中文应该翻译成“散布恐慌”。为什么会有人这样做?往往是出于某种利益,政客为了权力,商人为了金钱。

美国国债确实是个问题,但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五年前(川普任期)达到了历史高峰占GDP的126%,现在已经开始回落。

意大利和欧洲一些国家往往超过150%,而日本更是长期超过200%。

拿自己家的房屋按揭账单来看,可能欠款远远超过当年家庭的总年收入。
February 26, 2025 at 9:58 PM
马斯克的公司近十年从政府获得了数十亿美元。

横坐标(X轴):代表年份,从 2003年 到 2025年,显示马斯克旗下公司在不同年份从政府获得资金的变化趋势。

纵坐标(Y轴):代表金额,单位是 十亿美元(billion dollars),范围从 0 到 7(即 0 到 70亿美元)。

该金额包括 合同、贷款、补贴和税收抵免,显示特斯拉(Tesla)和SpaceX等公司每年获得的政府资金总额。

文字图片来自今天的华盛顿邮报
February 26, 2025 at 4:23 PM
“Canadiano”是什么咖啡?

在咖啡厅点咖啡,有时候竟然是一种挑战!

其实,所有咖啡的基础都是意式浓缩咖啡(Espresso),在此基础上调配出各种不同口味。

其中,最常见的三种是:

• 拿铁(Latte):浓缩咖啡 + 大量牛奶 + 少量奶泡,口感顺滑,奶味浓郁,咖啡味较淡。
• 摩卡(Mocha):浓缩咖啡 + 巧克力 + 牛奶 + 奶泡,带巧克力的香甜味,比拿铁更浓郁,甜度更高。
• 美式咖啡(Americano):浓缩咖啡 + 热水,口感比浓缩更柔和,但仍保留咖啡的香气。
February 26, 2025 at 12:48 PM
美国实际上被“外国人”控制?

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

来自南非的马斯克掌控着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X,还为川普的竞选提供了2.88亿美元,如今更是直接赤膊上阵,直接影响政府政策(DOGE)。

另一位是来自澳洲的墨多克,他掌控着福克斯新闻和华尔街日报,两大影响美国舆论的媒体。虽然年事已高,但二十名前福克斯员工正在为川普效力。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大陆,但却有许多共同点:

• 都成长于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环境,对美国社会缺乏情感;

• 反对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倾向极右保守主义思潮。
February 26, 2025 at 12:03 AM
特斯拉车主,请留意 !

如果你外出担心怕车被砸,有两款的车身贴条可以考虑:一款这样说“这是我在马斯克发疯前买的”;另一款这样说:“反马斯克特斯拉俱乐部”。

我在这里表个态:下一辆车一定是电车,但一定不是特斯拉。换句话说,除了特斯拉都严肃考虑。一个人可能很多东西做不了主,但是自己口袋里的钱,是绝对可以的!
February 25, 2025 at 8:45 PM
这周温度上了零度

积雪已经开始融化,我们又恢复了遛狗。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是个优点,不是缺点。
February 25, 2025 at 4:45 PM
阴谋论笼罩的白宫

川普对着电视机说:发电邮让你回答,想知道你还在那儿吗?

这感觉像一百多年前军阀统治时期那些下属军官吃空饷一样。

美国从上到下都是个阴谋论盛行的地方。

他们说:登月是在好莱坞摄影棚里拍的,纽约9世贸双子塔是内部自己爆破的。

你们知道找一份联邦的工作有多难吗?比私人公司难多了,感觉像进了名校一样。
February 25, 2025 at 6:15 AM
川普有个优点

也许很多人没意识到,他是一个称职的反面教材。

以前我就纳闷,大学里有细菌学、病毒学,那中小学是不是也该开设“谎言学”和“诈骗学”?

以后的人一定会把川普的言行写进教科书,让受过基础教育的人都能学会如何识别谎言。

十五年前,川普大学来多伦多办房地产发财班,我问身边的人:“他有能力/凭什么教你发财?”

那些人拒绝了本地地产学院里众多廉价又优质的课程,却相信川普能带他们一夜暴富。
February 25, 2025 at 3:45 AM
加州国家公园出现倒挂国旗
February 25, 2025 at 2:35 AM
3年完成180度转弯

美国从谴责俄国侵略,到反对谴责俄国侵略。

中国三年没有改变立场,都是选择了弃权。
February 25, 2025 at 1:15 AM
那些情报人员的命运

这两天的灾难远不止这一点。马斯克的政府效率团队 (DOGE) 的小喽啰们,竟然向所有联邦雇员发送了未加密的电子邮件。

让我来解释电子邮件是如何工作的:

一封从多伦多发往上海的邮件,首先会在本地被分解成“数据包”,然后根据网络状况和 TCP/IP 协议分段分路传输,途中经过哪些节点无人能控制,最终在目的地重新组合。

可以想象成一批小邮包在马路上朝不同的方向扔。

这可能会暴露大量情报人员、卧底或线人的身份。电子邮件通常包含完整名字和姓氏首位字母,再加上IP 地址,反情报部门一分析就能锁定是谁。
February 24, 2025 at 11:18 PM
川普真的代表民意吗?

这是川粉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去年十一月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川普和哈里斯的总票数都没有超过50%。

川普的总票数是 77,302,580,比哈里斯的 75,017,613 多约 230 万。但相比川普当年输给希拉里的近 300 万票,拜登则领先他 700 多万票,差距还是明显的。

有两点不能忽略:第一,川普撒了多少谎,耍了多少小动作,包括利用卫生部长之位影响选票;第二,如今所有西方国家的选举都受到俄国干预,主要是支持极右民粹主义。
February 24, 2025 at 5:55 PM
俄乌战争三周年

今天早上,欧洲各国领袖和加拿大总理到达了乌克兰首都基辅,探望那位被川普称为“独裁者”的英雄。

三年前的今天,我从美国迈阿密驾驶房车一路返回加拿大多伦多。沿途见证了美国人和加拿大人的义愤填膺:美国人将菜单上的“罗宋汤”改为“蔬菜牛肉汤”;加拿大人将所有的伏特加下架。

据资料显示,在人类历史中,1945年之前,国家间因领土争夺共爆发了超过150场战争;而1945年以后,这类战争几乎绝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制定,使人类远离了丛林法则。

然而,俄乌战争对现代文明的破坏是巨大的。
February 24, 2025 at 3:35 PM
通胀飙升

消费者价格,按年(横坐标)变动百分比(纵坐标)

• 意大利(Italy) - 灰色
• 德国(Germany) - 黑色
• 英国(Britain) - 红色
• 美国(United States) - 深蓝色
• 加拿大(Canada) - 浅蓝色
• 日本(Japan) - 浅灰色

数据来源:LSEG Workspace
February 24, 2025 at 4:45 AM
加拿大的“红州”阿尔伯塔省

高速公路旁边出现了“加入美国”口号,立刻引起了本地人的公愤。
February 24, 2025 at 3:05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