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觀測
可能不算顯微鏡發展,應該說觀測發展(天文&微觀)
October 23, 2025 at 1:21 AM
#公視新聞網 19:31

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 清大跨國研究登權威期刊

目前已知的黑洞主要分為「小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介於兩者之間的「中等質量黑洞」始終缺乏直接觀測證據,被視為黑洞演化中關鍵的失落一環。清大天文所江國興教授帶領的國際團隊,發現一個罕見的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的《天文物理期刊》,更登上美國太空總署官網,NASA還特別製作科普影片。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72100

#新聞
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 清大跨國研究登權威期刊 | 公視新聞網 PNN
目前已知的黑洞主要分為「小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介於兩者之間的「中等質量黑洞」始終缺乏直接觀測證據,被視為黑洞演化中關鍵的失落一環。清大天文所江國興教授帶領的國際團隊,發現一個罕見的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的《天文物理期刊》,更登上美國太空總署官網,NASA還特別製作科普影片。
news.pts.org.tw
September 24, 2025 at 1:10 PM
📢 清大帶領的國際團隊發現正在吞噬恆星的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這類中等質量黑洞被稱為黑洞家族的「失落拼圖」,在天文觀測中極罕見,研究成果登上美國太空總署官網。

👉40+您感兴趣的媒体/机器人
清大領軍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 登NASA官網 | 生活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September 24, 2025 at 3:46 AM
#中央社即時新聞 生活醫藥 10:44

清大領軍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 登NASA官網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4日電)清大帶領的國際團隊發現正在吞噬恆星的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這類中等質量黑洞被稱為黑洞家族的「失落拼圖」,在天文觀測中極罕見,研究成果登上美國太空總署官網。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509240082.aspx

#新聞
清大領軍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 登NASA官網 | 生活 | 中央社 CNA
清大帶領的國際團隊發現正在吞噬恆星的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這類中等質量黑洞被稱為黑洞家族的「失落拼圖」,在天文觀測中極罕見,研究成果登上美國太空總署官網。
www.cna.com.tw
September 24, 2025 at 3:41 AM
我一個天文知識 0 的人簡單解釋一下,總之就是土星距離地球很近好觀測然後那個角度會讓土星環變成線線看起來像牙籤插貢丸。我就是要去看那顆貢丸。
September 18, 2025 at 7:20 AM
#🌕🕯️
在第一話裡波托要求停止天文觀測,但從拉斐高興地要分享他的成果的態度看來,在這之前他一直都會跟義父分享(可能還被稱讚),直到這一天,他的成果突然被無視了並被告知必須停止,所以他才那麼錯愕
換句話說,在這一天之前,他其實是會跟家長分享自己最近在幹嘛的孩子
September 17, 2025 at 1:53 AM
#中央社即時新聞 生活醫藥 20:51

月全食8日凌晨登場 氣象署公布最佳觀測地點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6日電)氣象署明天深夜11時20分起將網路直播月全食天文景象,今天在臉書公布觀月條件相對稍佳地點,包括新竹以北、宜蘭、馬祖,並預告8日凌晨0時27分起將見證月缺月又圓,可看到赤銅色紅月。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509060198.aspx

#新聞
月全食8日凌晨登場 氣象署公布最佳觀測地點 | 生活 | 中央社 CNA
氣象署明天深夜11時20分起將網路直播月全食天文景象,今天在臉書公布觀月條件相對稍佳地點,包括新竹以北、宜蘭、馬祖,並預告8日凌晨0時27分起將見證月缺月又圓,可看到赤銅色紅月。
www.cna.com.tw
September 6, 2025 at 1:51 PM
🌟 英仙座流星雨本週高峰!每小時133,000英里超高速火球來襲,但84%月光將讓可見度狂降75%⚡
https://biggo.com.tw/news/202508051012_Perseid_Meteor_Shower_Peaks_Despite_Moon_Interference

#英仙座流星雨 #天文觀測
August 5, 2025 at 10:33 AM
📢 世界太空強權積極布局登月,台灣不缺席。國家太空中心(TASA)啟動首個月球探勘任務,規劃與國際太空機構或廠商合作,將TASA與學研界共同研製的2個科學任務酬載儀器,整合進月球著陸器,最快2028年發射升空,並在月球上進行迷你磁層、渦旋區研究,以及月球地形、紫外線天文觀測等。
台灣啟動月球探勘 2大任務酬載儀器最快2028年升空 | 產經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August 3, 2025 at 2:16 AM
#中央社即時新聞 財經新聞 09:34

台灣啟動月球探勘 2大任務酬載儀器最快2028年升空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3日電)世界太空強權積極布局登月,台灣不缺席。國家太空中心(TASA)啟動首個月球探勘任務,規劃與國際太空機構或廠商合作,將TASA與學研界共同研製的2個科學任務酬載儀器,整合進月球著陸器,最快2028年發射升空,並在月球上進行迷你磁層、渦旋區研究,以及月球地形、紫外線天文觀測等。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508030023.aspx

#新聞
台灣啟動月球探勘 2大任務酬載儀器最快2028年升空 | 產經 | 中央社 CNA
世界太空強權積極布局登月,台灣不缺席。國家太空中心(TASA)啟動首個月球探勘任務,規劃與國際太空機構或廠商合作,將TASA與學研界共同研製的2個科學任務酬載儀器,整合進月球著陸器,最快2028年發射升空,並在月球上進行迷你磁層、渦旋區研究,以及月球地形、紫外線天文觀測等。
www.cna.com.tw
August 3, 2025 at 2:10 AM
Loeb 團隊進一步指出,3I/ATLAS 會先後掠過金星、火星與木星的軌道,而這樣的機率相當低。如果它是某種偵察器,這樣的路徑可能有助於蒐集行星資料。團隊也呼籲全球利用雷達與射電技術,主動搜尋可能的人造訊號。

不過,主流天文學者也提出反駁。他們認為,3I/ATLAS 目前觀測到的彗髮表現正常,而且這種接近黃道面的軌道更容易被地球上的望遠鏡發現,並不一定有特殊意義。此外,目前的軌道計算都符合重力模型,還沒有發現非自然的加速現象。
August 2, 2025 at 5:43 PM
截至目前,人類只發現過三顆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天體,分別是 2017 年的 Oumuamua、2019 年的 Borisov,以及這次的 3I/ATLAS。連續的發現,代表天文觀測技術大幅進步,也讓我們有更多機會研究星際物質。
August 2, 2025 at 5:43 PM
請問哪個文明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臺呢?

探究人類觀測星辰的歷史,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哪個古老文明,最先仰望夜空,建造了專門的天文觀測設施?這不僅是科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人類對宇宙好奇心與探索精神的展現。讓我們一同回溯,揭開這段璀璨的文明篇章。
請問哪個文明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臺呢?
探究人類觀測星辰的歷史,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哪個古老文明,最先仰望夜空,建造了專門的天文觀測設施?這不僅是科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人類對宇宙好奇心與探索精神的展現。讓我們一同回溯,揭開這段璀璨的文明篇章。
www.isuperman.tw
July 12, 2025 at 2:39 PM
彗星什麼時候可以看到?

想一睹彗星風采,掌握觀測時機至關重要。雖然彗星的出現難以預測,但透過天文學家的專業觀測與預報,您仍有機會在台灣的晴朗夜空下,利用望遠鏡捕捉到它們的身影。建議您關注中央氣象署或相關天文學會的最新公告,了解近期是否有值得期待的彗星出現,並選擇光害較少的郊區或山區,將能大大提升觀測成功率。
彗星什麼時候可以看到?
想一睹彗星風采,掌握觀測時機至關重要。雖然彗星的出現難以預測,但透過天文學家的專業觀測與預報,您仍有機會在台灣的晴朗夜空下,利用望遠鏡捕捉到它們的身影。建議您關注中央氣象署或相關天文學會的最新公告,了解近期是否有值得期待的彗星出現,並選擇光害較少的郊區或山區,將能大大提升觀測成功率。
www.isuperman.tw
July 12, 2025 at 10:01 AM
哪些大學有天文系?

想深入探索浩瀚宇宙的奧秘嗎?台灣有多所大學設有天文相關學系,提供您系統性的學習機會。從基礎物理到觀測技術,這些學系將引導您認識星辰大海的奧妙。選擇適合您的學術殿堂,開啟您的天文探索之旅。
哪些大學有天文系?
想深入探索浩瀚宇宙的奧秘嗎?台灣有多所大學設有天文相關學系,提供您系統性的學習機會。從基礎物理到觀測技術,這些學系將引導您認識星辰大海的奧妙。選擇適合您的學術殿堂,開啟您的天文探索之旅。
www.isuperman.tw
July 12, 2025 at 1:10 AM
為什麼叫海王星?

海王星,這顆遙遠的藍色巨行星,其命名源於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在古代,人們觀測到這顆行星呈現出深邃的藍色調,如同廣闊無垠的海洋,因此聯想到掌管海洋的神祇。這份命名不僅反映了古人對天文現象的細膩觀察,更蘊含了對宇宙奧秘的浪漫想像。
為什麼叫海王星?
海王星,這顆遙遠的藍色巨行星,其命名源於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在古代,人們觀測到這顆行星呈現出深邃的藍色調,如同廣闊無垠的海洋,因此聯想到掌管海洋的神祇。這份命名不僅反映了古人對天文現象的細膩觀察,更蘊含了對宇宙奧秘的浪漫想像。
www.isuperman.tw
July 11, 2025 at 7:40 PM
哈雷彗星幾年一次?

哈雷彗星以其約76年的週期性回歸,成為天文界的一大盛事。下次預計在2061年再次現身,屆時台灣的觀星愛好者將有機會親睹這顆傳奇彗星的風采。把握每一次的觀測機會,將是難忘的天文體驗。
哈雷彗星幾年一次?
哈雷彗星以其約76年的週期性回歸,成為天文界的一大盛事。下次預計在2061年再次現身,屆時台灣的觀星愛好者將有機會親睹這顆傳奇彗星的風采。把握每一次的觀測機會,將是難忘的天文體驗。
www.isuperman.tw
July 11, 2025 at 1:35 PM
初幾月亮最圓?

想知道初幾月亮最圓嗎?其實,月亮是否圓滿,主要取決於月球、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這是一個天文現象,與農曆月份無關。無論是哪個月份,只要掌握觀測時機,您都有機會欣賞到最皎潔的月光。下次不妨多留意夜空,感受這份自然的奧妙。
初幾月亮最圓?
想知道初幾月亮最圓嗎?其實,月亮是否圓滿,主要取決於月球、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這是一個天文現象,與農曆月份無關。無論是哪個月份,只要掌握觀測時機,您都有機會欣賞到最皎潔的月光。下次不妨多留意夜空,感受這份自然的奧妙。
www.isuperman.tw
July 11, 2025 at 8:05 AM
血月代表什麼?

血月,又稱月全食,是月球運行至地球陰影區時,陽光被地球阻擋,僅有部分長波長的光線折射到月球表面,使其呈現紅色的天文現象。這在台灣的天文觀測史上,曾是許多民眾仰望星空、驚嘆宇宙奧秘的時刻。下次血月出現時,不妨抬頭欣賞這難得的自然奇觀。
血月代表什麼?
血月,又稱月全食,是月球運行至地球陰影區時,陽光被地球阻擋,僅有部分長波長的光線折射到月球表面,使其呈現紅色的天文現象。這在台灣的天文觀測史上,曾是許多民眾仰望星空、驚嘆宇宙奧秘的時刻。下次血月出現時,不妨抬頭欣賞這難得的自然奇觀。
www.isuperman.tw
July 11, 2025 at 4:58 AM
如何拍到彗星?

想捕捉劃過夜空的彗星,絕非難事!關鍵在於掌握時機與技巧。首先,查詢台灣天文觀測網站,了解彗星的出現預報,選擇光害較少、視野開闊的地點,例如郊區或山區。準備好您的相機,使用三腳架穩定機身,並設定較長的曝光時間,捕捉微弱的星光。善用手動對焦,確保彗星清晰入鏡。耐心等待,您也能拍下這難得一見的宇宙奇景!
如何拍到彗星?
想捕捉劃過夜空的彗星,絕非難事!關鍵在於掌握時機與技巧。首先,查詢台灣天文觀測網站,了解彗星的出現預報,選擇光害較少、視野開闊的地點,例如郊區或山區。準備好您的相機,使用三腳架穩定機身,並設定較長的曝光時間,捕捉微弱的星光。善用手動對焦,確保彗星清晰入鏡。耐心等待,您也能拍下這難得一見的宇宙奇景!
www.isuperman.tw
July 10, 2025 at 7:19 PM
台灣有天文系嗎?

台灣當然有天文系!多所頂尖大學皆設有天文學系或相關學程,提供紮實的理論訓練與觀測實務。若您對浩瀚宇宙充滿好奇,渴望探索星辰奧秘,台灣的天文系絕對是您實現夢想的最佳起點。
台灣有天文系嗎?
台灣當然有天文系!多所頂尖大學皆設有天文學系或相關學程,提供紮實的理論訓練與觀測實務。若您對浩瀚宇宙充滿好奇,渴望探索星辰奧秘,台灣的天文系絕對是您實現夢想的最佳起點。
www.isuperman.tw
July 10, 2025 at 2:06 PM
全球天文迷協力!公民科學家助證實400光年外「溫和巨行星」

在一場結合專業與業餘力量的全球天文協作中,科學家證實發現了一顆名為「TOI-4465 b」的系外氣態巨行星。根據《SciTechDaily》)報導,這次的成功確認,高度依賴全球14國公民科學家的關鍵貢獻,此發現也為研究行星系統的形成演化提供了罕見樣本。
為克服挑戰,研究團隊組織了一場國際觀測行動,號召了來自10個國家的24名公民科學家。這些天文愛好者使用自己的望遠鏡進行接力觀測,其提供的數據成功補充了專業天文台的資料,對此次確認至關重要。研究主導作者、新墨西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艾薩克(Zahra […]
Original post on g0v.social
g0v.social
July 10, 2025 at 7:58 AM
天文學家做什麼?

天文學家透過觀測與理論分析,探索宇宙奧秘。他們研究恆星演化、星系形成,甚至尋找系外行星,為我們揭示宇宙的宏偉與生命的潛能。例如,台灣的天文研究機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利用先進設備,為人類知識版圖的拓展貢獻心力。
天文學家做什麼?
天文學家透過觀測與理論分析,探索宇宙奧秘。他們研究恆星演化、星系形成,甚至尋找系外行星,為我們揭示宇宙的宏偉與生命的潛能。例如,台灣的天文研究機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利用先進設備,為人類知識版圖的拓展貢獻心力。
www.isuperman.tw
July 10, 2025 at 5:16 AM
天文學家有哪些?

臺灣的天文學家們,無論是在學術研究、科普推廣,或是觀測實踐上,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透過對宇宙的深入探索,不僅拓展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邊界,更將深奧的天文知識帶入大眾視野,激發了無數年輕學子對科學的熱情。這些默默耕耘的學者,是臺灣科學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天文學家有哪些?
臺灣的天文學家們,無論是在學術研究、科普推廣,或是觀測實踐上,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透過對宇宙的深入探索,不僅拓展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邊界,更將深奧的天文知識帶入大眾視野,激發了無數年輕學子對科學的熱情。這些默默耕耘的學者,是臺灣科學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www.isuperman.tw
July 10, 2025 at 5:12 AM
天王星是什麼意思?

天王星,這顆遙遠的冰巨星,以其獨特的傾斜軸線和神秘的環系統,持續啟發著科學家與天文愛好者。在台灣,透過專業天文台的觀測與科普推廣,我們得以一窺其奧秘。了解天王星,不僅是探索宇宙的邊界,更是拓展我們對行星形成與演化的認知。
天王星是什麼意思?
天王星,這顆遙遠的冰巨星,以其獨特的傾斜軸線和神秘的環系統,持續啟發著科學家與天文愛好者。在台灣,透過專業天文台的觀測與科普推廣,我們得以一窺其奧秘。了解天王星,不僅是探索宇宙的邊界,更是拓展我們對行星形成與演化的認知。
www.isuperman.tw
July 10, 2025 at 3:31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