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 Initium Media
@initiummedia.bsky.social
420 followers 1 following 2.2K posts
端傳媒成立於2015年,專注原創深度報導,已獲逾百項新聞及攝影大獎。成為訂閱會員,支持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initiummedia.bsky.social
🗼🧳 城市之於李照興,是一種「24小時不打烊的自由」,而且,抵達一個城市,只要帶來新的觀看方式,對他來說,就是新的自由。我們約他在東京街頭來一場散策式訪談,邊走邊聊,而他就選定了高円寺一帶。歡迎點擊連結,與李照興一起逛東京。
buff.ly/IHJRcm1
buff.ly
initiummedia.bsky.social
#李照興 是香港媒體人,創作人,自言喜歡站在時代風口上記錄。過去多年旅居北京,上海,銳意觀察大陸開放的新景象,他指自己的寫作研究,從來都以香港為座標參照比較。直到疫情期間,經歷上海封城,他回到 #香港,發現原來的座標,消失殆盡

如今他在 #東京 找到自己要站的位置,形容自己目前是散居狀態,一邊通過陌生化的距離來書寫香港,另一邊開展日本研究——不但繼續關注他熱衷的城市更新規劃,也貼身觀測當下日本社會醞釀的巨變。眼睜睜看過城市浮華萬象的興起與破碎,他仍孜孜不倦地把自己拋擲進另一個城市,觀察時代轉折,寫下紀錄。
initiummedia.bsky.social
📝🇵🇸在加沙,生活與新聞工作完全分不開。我也是一名記者,當我和家人在倉促逃離空襲時,我懷裡還是揣著筆記本,準備記錄和採訪。如今對我們的轟炸已持續兩年。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我們一直在想:戰爭何時會結束?歡迎點擊連結,閱讀來自加沙記者Ruwaida Amer的戰爭日記。
buff.ly/nByc5Ds
buff.ly
initiummedia.bsky.social
2024年,她的母親在加沙癱瘓的醫療系統無力救治下去世。然而她仍然是我們快樂的泉源。她會在電話裡開玩笑,稱朋友為「新娘」,提醒我們不要失去希望,即使她自己已經筋疲力盡。

Maryam 是戰爭開始以來被殺害的二百多名記者之一。這似乎已是屬於這一代巴勒斯坦記者的宿命:沒有人保護我們、沒有保險、沒有足夠的報酬,而且往往沒有變老的機會。
buff.ly
initiummedia.bsky.social
到了現在,我仍然能清楚聽到Maryam的聲音。

每次當我拿起電話打給她,她總會笑著跟我打招呼:「Ask, bride!」掛線前她會說:「向烈士們問好。」我說,快別這麼說吧,實在太悲觀了。她總是豁達地笑笑:「我們都是烈士,只是我們時候未到。」

Maryam Abu Daqqa 是我的朋友、同事和工作夥伴。她才32歲,是一位母親,像我一樣是自由記者。今年8月,她在納賽爾醫院被殺,那時她正在醫院進行直播報導。

Maryam 經歷過太多生離死別。她的哥哥在2018年的 #加沙 邊境抗議事件中喪生。她曾經把自己的腎臟捐給父親,救了他的性命。
initiummedia.bsky.social
🌿🧪 調查結果顯示,在下毒事件此前,班級內的對立情緒已盤根錯節。而在黃金葛事件引發台灣社會議論與高度關注下,班級失序的狀況不但沒有回穩,暴力衝突事件反而愈加變本加厲。監察院報告直指校方在處理此一系列事件時的核心缺失,在於校方誤用「修復式正義」策略。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重組從下毒的預謀和性騷擾指控、以及校政系統失靈的代價:https://buff.ly/hBgob7S
台中黃金葛下毒案:校安失靈,引國小女童「私力救濟」|Whatsnew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2023年台中一所國小,四名女童因長期遭同學騷擾,決定以黃金葛汁下毒報復。監察院調查揭露,事件背後是一連串校安與性平機制的失靈。
buff.ly
initiummedia.bsky.social
台灣的輿論場上,對於該起事件的認識,也因著這份監察院的調查報告有著與此前截然不同的解讀與風向。這起黃金葛下毒事件並非來自一時的惡作劇,而是經過一系列計畫的反制行動。在事件曝光後,受害男童家長提告,再經兩年多的審理後,日前台中地方法院判決,女童們的下毒行為確實侵害了男童的健康權。雖然身體症狀可以康復,但心理創傷難以抹滅。
台中黃金葛下毒案:校安失靈,引國小女童「私力救濟」|Whatsnew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2023年台中一所國小,四名女童因長期遭同學騷擾,決定以黃金葛汁下毒報復。監察院調查揭露,事件背後是一連串校安與性平機制的失靈。
buff.ly
initiummedia.bsky.social
2023年4月,#台中市 一所小學發生震撼全台的 #校園下毒 事件。四名五年級女童因不滿男同學長期性騷擾,將有毒的 #黃金葛 汁液滴入對方水壺,導致一名男童中毒就醫。

時隔兩年多,台中地方法院於2025年10月作出判決,三名女童及其家長須連帶賠償6萬1800元。然而,這起看似單純的校園暴力事件,媒體也多以判賠金額作為事件後續的報導,但在社群媒體上,有網友貼出該起事件的監察院調查報告內容截圖,顯示其背後更為複雜的視角與案情,曝露出的則是 #校安機制 的失靈,進而引發女童的「 #私力救濟 」行徑。
initiummedia.bsky.social
💴📦 端傳媒推出「 #政治與消費 」專題,聚焦看不同地域的不同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以消費選擇投出他們的一票,這些消費習慣又會怎樣改變經濟版圖,塑造怎樣的社會?首篇報導的主角,是在中國電商強攻浪潮中的香港人。點擊連結,在今天的香港政治氛圍與低迷經濟的現實中,立場各異的香港人,如何理解自己在日常衣食住行中的消費選擇?https://buff.ly/dMz5MUI
中國電商攻港,香港人的錢怎麼花?「消費降級,無法對抗平價的引誘」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不是你所謂給一點額外的錢,就可以保護到,或者守護到香港價值。」
buff.ly
initiummedia.bsky.social
中資平台滲透在香港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成本高企、經濟不景氣的現實和消費政治之間的拉扯,最後哪一端會勝出?端傳媒走訪了拼多多、京東、Keeta 和淘寶的香港用家,了解各人的消費習慣和選擇。這些電商和平台為何受到熱烈追捧?經歷2019年反中資一役和黃藍之戰後,香港人仍覺得在消費選擇上,政治立場重要嗎?消費力外流,他們又怎看受到擠壓的本地經濟?
中國電商攻港,香港人的錢怎麼花?「消費降級,無法對抗平價的引誘」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不是你所謂給一點額外的錢,就可以保護到,或者守護到香港價值。」
buff.ly
initiummedia.bsky.social
#自提點 成行成市、包裹源源不絕——無聲無息之間, #大陸 #電商 及平台已成為 #香港人 消費的重要媒介。近年, #拼多多 、大陸電商 #京東#美團 旗下外賣平台 #Keeta 以高姿態襲港,推出包郵優惠和優惠券等,用銀彈攻勢極速吸納客源,而早年已面向香港的 #淘寶 也加入戰團,一度推出「HK¥99包郵」。

大陸電商南下香港,是其進入東南亞或中東市場的跳板。在愈趨激烈的價格戰中,消費者受惠,但背後將可能犧牲的,是本地商家和勞工的生計。
initiummedia.bsky.social
🇨🇳🪪 一向對移民政策極為審慎的中國,為什麼選擇此時推出K簽?民間的焦慮為何延後兩個月才爆發?而當國門打開後,中國究竟能吸引誰、留下誰?同一個秋天,美國政府宣布將 #H-1B 工作簽證申請費調高至 10 萬美元。兩項政策幾乎同時出現,似乎構成了中美在全球人才競逐中的鏡像對照。我們梳理了中國的「 #搶人才 」史,也嘗試解答「K簽」到底能吸引誰去中國的問題。點擊連結,端傳媒全新報道形式「 #端解讀 」的第一篇,不只追問「發生了甚麼」,更關心「為何如此」:https://buff.ly/rZ2qn36
端解讀:「K簽證」引起巨大爭議, 它真的能為中國「搶人才」?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國家想要打開國門「搶人才」,而民眾擔心被世界「搶機會」。但真有那麼多STEM青年的首選移居地是中國嗎?
buff.ly
initiummedia.bsky.social
獲簽者無需事先取得中國僱主的邀請,可以個人先來,再找機會。這在中國簽證體系中極為罕見,與此前必須有境內單位擔保的R字簽證完全不同。國家想要打開國門「搶人才」,而民眾卻擔心被世界「搶機會」。儘管K字簽證實施細則尚未公布,輿論已聚焦於其「本科即可申請」的較低門檻,也焦慮新政推行後可能帶來的移民潮。
端解讀:「K簽證」引起巨大爭議, 它真的能為中國「搶人才」?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國家想要打開國門「搶人才」,而民眾擔心被世界「搶機會」。但真有那麼多STEM青年的首選移居地是中國嗎?
buff.ly
initiummedia.bsky.social
事實上,推出新的 #簽證 類別早在數月前便已敲定。7月16日,國務院第63次常務會議就通過新增針對外國青年科技人才的K字簽證的決定,並在8月7日由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確認。根據8月7日司法部、外交部、公安部及國家移民管理局的聯合說明,K簽的目標申請人是「境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機構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學科領域專業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及以上證書者,或在上述機構從事相關專業教育、科研工作的外國青年科技人才」。他們可在中國境內從事「交流、創業、商務等活動」。
端解讀:「K簽證」引起巨大爭議, 它真的能為中國「搶人才」?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國家想要打開國門「搶人才」,而民眾擔心被世界「搶機會」。但真有那麼多STEM青年的首選移居地是中國嗎?
buff.ly
initiummedia.bsky.social
10月1日, #中國 正式推出一項為外籍青年科技人才設計的新簽證類別「 #K簽 」,允許他們無需中國雇主邀請即可入境求職。官方稱此舉是「人才強國」戰略的延續,但出台時機恰逢青年失業率創新高、畢業生求職艱難之際。再加上微博上印度媒體對「中國版H-1B」的熱烈報道被大量轉發,網民的焦慮被迅速點燃。
initiummedia.bsky.social
🪏 這些志工由於大多會自行攜帶鏟子前往災區,在社群媒體上被稱作「 #鏟子超人 」。在此次堰塞湖溢流潰壩事件後,台灣政界與學界也重新燃起是否成立一個類似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的討論。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了解紅色警戒未解除,「鏟子超人」湧進災區的情況,以及檢討全台防災體系的呼聲:https://buff.ly/14GHXv4
花蓮堰塞湖災後:志工清淤如潮,「防災總署」呼聲再起|Whatsnew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兩週後,志工湧入災區清淤,政學界再度呼籲建立「防災總署」,檢視台灣多頭防災體系的斷層。
theinitium.com
initiummedia.bsky.social
在社群網路號召下,大批的台灣各地民眾自發前往災區擔任志工。為此台鐵公司於9月26日宣布,在教師節連假,27日至29日增開10班次列車往返台灣西部與光復之間,方便民眾前往救災。根據台鐵統計,27到29日超過6萬人在光復站下車,其中以29日人數最多,單日有4萬4500人在光復進出站。災後至10月5日,光復站累計的進出旅客已達35.7萬人次,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該站2024年一整年約約34.9萬人次的總運量。
initiummedia.bsky.social
根據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10月7日發布監測資料顯示,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水位1020.0公尺,蓄水量585萬噸,潰決至今水位已下降119公尺,蓄水量約585萬噸,是堰塞湖溢流前總蓄水量的6.4%。經無人機空勘,目前堰塞湖天然壩體及水流無異狀,但考量下游河道有砂土淤積,仍維持 #紅色警戒
initiummedia.bsky.social
自9月23日,因強颱「 #樺加沙 」引發花蓮 #馬太鞍溪 #堰塞湖 溢流潰壩,造成下游 #萬榮鄉#光復鄉 等地區嚴重洪災後,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截至10月4日為止,已至少造成18人死亡、6人失聯、救出人數717人,受傷157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指揮官季連成表示,災害復原工作進度,民宅清理部份已原則上已達100%,而道路清淤執行率90%。
initiummedia.bsky.social
🇵🇸 談判桌傳來好消息的同時,10月8日加沙地區仍然承受著以色列的攻擊。加沙衛生部指出,當天稍早全加沙至少有8人遇襲死亡,至少61人受傷。此次停火協議真能如特朗普所言,讓加沙成為「中東的和平所在」嗎?或是又如今年一月和過往的無數次協議一般短暫?立即點擊連結,免費閱讀全文,查看停火協議內容,以及目前加沙民眾心情:https://buff.ly/X2IdOZP
theinitium.com
initiummedia.bsky.social
以色列駐美大使萊特(Yechiel Leiter)告訴CNN,以色列國會將在10月9日晚上決定獲釋的巴人囚犯名單,哈馬斯應該在72小時內,也就是週日或週一開始釋放20名在世的人質。一名哈馬斯高層則告訴France 24,以色列同意按照特朗普計畫釋放約2000名巴人囚犯,而不僅是哈馬斯,巴勒斯坦內部各界也同意72小時內釋放人質的條件。此外,停火協議生效後的五日之內,以色列需放行400輛援助物資貨車進入加沙,並持續增加數量。目前流離失所、聚集在加沙南部的居民也將立即獲准回到北部的家園。該名高層強調,協議也要求以色列軍方擬定撤退計畫,此點已獲得特朗普與其他協調國的保證。
initiummedia.bsky.social
談判地點位於埃及西奈半島紅海沿岸的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卡塔爾、土耳其、埃及與美國都派出代表團參與,在三天會談之內施壓以色列與哈馬斯,要求雙方針對特朗普提出的「 #20點計劃 」進行協商。該計劃的第一階段內容包含雙方停火,哈馬斯在72小時內釋放48名以色列人質(包括約20名生者和死者遺體),換取以色列釋放250名遭終身監禁的巴勒斯坦囚犯,以及1700名自戰爭開始以來被拘留的 #加沙 居民。
initiummedia.bsky.social
美國總統 #特朗普 10月8日晚間宣布, #以色列#哈馬斯 已經初步接受他提出的「第一階段」 #停火協議 ,哈馬斯同意釋放餘下所有人質,以色列亦將釋放一千多名 #巴勒斯坦 囚犯。然而在特朗普與其他國家領袖慶賀「停火」之餘,以色列軍方持續展開空襲,各界仍擔憂曇花一現,靜觀發展。
initiummedia.bsky.social
🕵🏼♀️🦍 點擊連結,「 #女人沒有國家? 」悼念 Jane Goodall,一個曾向白人男性主導的科學界擲下大石的「非專業」女性,一位脫胎於動物學但挑戰「科學研究」方法的學者,一位啟發人類學多物種民族志的科學家,一位91歲高齡且充滿智慧、活力和寬容心的老人。在上世紀被挑戰的人與動物的關係的問題,放到現在,繼續可以是有效的:人的活動影響自然與動物,對於「擺正」人類的位置,持續的倫理和實踐應該如何進行?https://buff.ly/ECoZQPe
buff.ly
initiummedia.bsky.social
然而,今天人們再度提起她的時候,又將她放置到一個神龕中,成為環保偶像、和平的代言人,甚至是一個「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化身。但在學術史與靈長類學、或者說 #人類學 的脈絡中,她的實踐十分複雜。作為一個沒有受到過專業訓練的年輕女性,她既是方法論上的挑戰者,也是學科邊界的麻煩製造者;她的研究被批評為「過於人性化」,卻同時開啟了我們探討生命的倫理契機。

重讀Jane,不只是回到那段被浪漫的田野,而是去追問:當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界線被反轉,我們該如何重新理解「科學」這件事本身?更重要的是,Jane的「溫柔」背後,一個人、一名女性,承載了關於感性與理性、柔軟與反叛,怎樣的複雜性?
buf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