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整晚的一個問題(這兩個月來斷斷續續地想過幾次)
幾乎毫無成果⋯⋯
感覺錯誤地投資時間在此(應該趕緊做點別的⋯⋯)
但我又很不甘心,覺得一定有解答
幾乎毫無成果⋯⋯
感覺錯誤地投資時間在此(應該趕緊做點別的⋯⋯)
但我又很不甘心,覺得一定有解答
November 10, 2025 at 5:28 PM
想了一整晚的一個問題(這兩個月來斷斷續續地想過幾次)
幾乎毫無成果⋯⋯
感覺錯誤地投資時間在此(應該趕緊做點別的⋯⋯)
但我又很不甘心,覺得一定有解答
幾乎毫無成果⋯⋯
感覺錯誤地投資時間在此(應該趕緊做點別的⋯⋯)
但我又很不甘心,覺得一定有解答
有些 influencer 真的是以自己的聲望或職位(像可能是一個大學的教授)在做很膚淺的科普
例如他們可能分享一些學術期刊上的文章,也沒仔細點進去看,就告訴粉絲們片面甚至錯誤的資訊,然後粉絲們就紛紛轉發
為什麼粉絲要轉發這種文章呢?可能因為單純相信他們的學術地位;也可能因為這項研究佐證自己既有的偏頗的信念,感覺自己的觀點獲得有力人士的背書(?)
無法理解為何要如此
如果對這個結論大概是基於哪些關鍵的假設或觀察而得出的毫不瞭解,那就很難適當地詮釋結果(就不論連文章的主要結果都沒看清楚的那種了)
因此如果能從這樣的視角看待一個學術研究的話會更理想,而不是只是「哈佛大學研究發現 XXX」
例如他們可能分享一些學術期刊上的文章,也沒仔細點進去看,就告訴粉絲們片面甚至錯誤的資訊,然後粉絲們就紛紛轉發
為什麼粉絲要轉發這種文章呢?可能因為單純相信他們的學術地位;也可能因為這項研究佐證自己既有的偏頗的信念,感覺自己的觀點獲得有力人士的背書(?)
無法理解為何要如此
如果對這個結論大概是基於哪些關鍵的假設或觀察而得出的毫不瞭解,那就很難適當地詮釋結果(就不論連文章的主要結果都沒看清楚的那種了)
因此如果能從這樣的視角看待一個學術研究的話會更理想,而不是只是「哈佛大學研究發現 XXX」
November 10, 2025 at 5:20 AM
有些 influencer 真的是以自己的聲望或職位(像可能是一個大學的教授)在做很膚淺的科普
例如他們可能分享一些學術期刊上的文章,也沒仔細點進去看,就告訴粉絲們片面甚至錯誤的資訊,然後粉絲們就紛紛轉發
為什麼粉絲要轉發這種文章呢?可能因為單純相信他們的學術地位;也可能因為這項研究佐證自己既有的偏頗的信念,感覺自己的觀點獲得有力人士的背書(?)
無法理解為何要如此
如果對這個結論大概是基於哪些關鍵的假設或觀察而得出的毫不瞭解,那就很難適當地詮釋結果(就不論連文章的主要結果都沒看清楚的那種了)
因此如果能從這樣的視角看待一個學術研究的話會更理想,而不是只是「哈佛大學研究發現 XXX」
例如他們可能分享一些學術期刊上的文章,也沒仔細點進去看,就告訴粉絲們片面甚至錯誤的資訊,然後粉絲們就紛紛轉發
為什麼粉絲要轉發這種文章呢?可能因為單純相信他們的學術地位;也可能因為這項研究佐證自己既有的偏頗的信念,感覺自己的觀點獲得有力人士的背書(?)
無法理解為何要如此
如果對這個結論大概是基於哪些關鍵的假設或觀察而得出的毫不瞭解,那就很難適當地詮釋結果(就不論連文章的主要結果都沒看清楚的那種了)
因此如果能從這樣的視角看待一個學術研究的話會更理想,而不是只是「哈佛大學研究發現 XXX」
網紅好多
最近那個講綠茶的我還是第一次聽過,同名的人我只知道教機器學習的那位
出軌事件的兩人我也是在看了出軌新聞的報導才知道
整天都在上網但好像跟同齡人上不同的網😅
最近那個講綠茶的我還是第一次聽過,同名的人我只知道教機器學習的那位
出軌事件的兩人我也是在看了出軌新聞的報導才知道
整天都在上網但好像跟同齡人上不同的網😅
November 9, 2025 at 6:21 PM
網紅好多
最近那個講綠茶的我還是第一次聽過,同名的人我只知道教機器學習的那位
出軌事件的兩人我也是在看了出軌新聞的報導才知道
整天都在上網但好像跟同齡人上不同的網😅
最近那個講綠茶的我還是第一次聽過,同名的人我只知道教機器學習的那位
出軌事件的兩人我也是在看了出軌新聞的報導才知道
整天都在上網但好像跟同齡人上不同的網😅
為了捋清楚矩陣的維度花了好幾個小時😅
只能告訴自己這個工作可能要做一輩子,現在熟練一點還是比較妥當😔
只能告訴自己這個工作可能要做一輩子,現在熟練一點還是比較妥當😔
November 9, 2025 at 2:17 PM
為了捋清楚矩陣的維度花了好幾個小時😅
只能告訴自己這個工作可能要做一輩子,現在熟練一點還是比較妥當😔
只能告訴自己這個工作可能要做一輩子,現在熟練一點還是比較妥當😔
嘔嘔嘔
最近幾天真的是走點路或者洗個澡(?)就會生理性乾嘔幾下
但其實我也沒吃壞肚子
感覺是心情不愉快所以影響到腸胃😔😔
最近幾天真的是走點路或者洗個澡(?)就會生理性乾嘔幾下
但其實我也沒吃壞肚子
感覺是心情不愉快所以影響到腸胃😔😔
November 9, 2025 at 11:41 AM
嘔嘔嘔
最近幾天真的是走點路或者洗個澡(?)就會生理性乾嘔幾下
但其實我也沒吃壞肚子
感覺是心情不愉快所以影響到腸胃😔😔
最近幾天真的是走點路或者洗個澡(?)就會生理性乾嘔幾下
但其實我也沒吃壞肚子
感覺是心情不愉快所以影響到腸胃😔😔
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愛你😔😔
(最近幾天瘋狂聽華語芭樂歌)
(最近幾天瘋狂聽華語芭樂歌)
November 9, 2025 at 8:34 AM
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愛你😔😔
(最近幾天瘋狂聽華語芭樂歌)
(最近幾天瘋狂聽華語芭樂歌)
鄭麗文參加白色恐怖的秋祭這件事就讓我很心神不寧(昨天半夜一直在網路上看各種人的評論)。
與幾乎所有同齡人不同,可能因為受到小時候看的書影響,我好像從小就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這是很容易產生誤解的地方,這種認同,我想主要並不是現代民族國家式的認同,而是樸素地認為自己屬於漢字的、中華的文化圈,享有諸如堯舜禹湯那種歷史記憶。
與幾乎所有同齡人不同,可能因為受到小時候看的書影響,我好像從小就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這是很容易產生誤解的地方,這種認同,我想主要並不是現代民族國家式的認同,而是樸素地認為自己屬於漢字的、中華的文化圈,享有諸如堯舜禹湯那種歷史記憶。
除了發生在周遭的事情以外,那些現實世界的大事(?)也常常讓我感覺很困擾(心真的有點太不寧靜了)
例如烏俄戰爭剛爆發的好一陣子,每天都不自覺地一直搜尋相關的新聞
例如烏俄戰爭剛爆發的好一陣子,每天都不自覺地一直搜尋相關的新聞
November 9, 2025 at 6:31 AM
鄭麗文參加白色恐怖的秋祭這件事就讓我很心神不寧(昨天半夜一直在網路上看各種人的評論)。
與幾乎所有同齡人不同,可能因為受到小時候看的書影響,我好像從小就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這是很容易產生誤解的地方,這種認同,我想主要並不是現代民族國家式的認同,而是樸素地認為自己屬於漢字的、中華的文化圈,享有諸如堯舜禹湯那種歷史記憶。
與幾乎所有同齡人不同,可能因為受到小時候看的書影響,我好像從小就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這是很容易產生誤解的地方,這種認同,我想主要並不是現代民族國家式的認同,而是樸素地認為自己屬於漢字的、中華的文化圈,享有諸如堯舜禹湯那種歷史記憶。
來發一篇兩個月前就想發的文。
大概兩個月前,財金系有個老師過世了,據說死因是過世前的數個月的車禍所留下的後遺症。
他算是蠻知名的人,應該可以說享有全校範圍的知名度(?)。(雖然是因為不好的事,不過我覺得那件事真的有點小題大作。)
我不認識他,也沒修過他的課;但因為他教的是投資學(比較數學的那種,我猜應該是一些例如資產定價的模型等等),所以很多經濟系的學生(我的同學或我認識的人)會去管院修他的課。因此聽聞他的死訊還是讓我有點感慨。
雖然他學歷很高,很多思維卻很跟不上時代。(我不想預設現在的就是比過去的來得好,不過有點詞窮,故容我姑且先這樣描述。)
大概兩個月前,財金系有個老師過世了,據說死因是過世前的數個月的車禍所留下的後遺症。
他算是蠻知名的人,應該可以說享有全校範圍的知名度(?)。(雖然是因為不好的事,不過我覺得那件事真的有點小題大作。)
我不認識他,也沒修過他的課;但因為他教的是投資學(比較數學的那種,我猜應該是一些例如資產定價的模型等等),所以很多經濟系的學生(我的同學或我認識的人)會去管院修他的課。因此聽聞他的死訊還是讓我有點感慨。
雖然他學歷很高,很多思維卻很跟不上時代。(我不想預設現在的就是比過去的來得好,不過有點詞窮,故容我姑且先這樣描述。)
November 8, 2025 at 1:28 PM
來發一篇兩個月前就想發的文。
大概兩個月前,財金系有個老師過世了,據說死因是過世前的數個月的車禍所留下的後遺症。
他算是蠻知名的人,應該可以說享有全校範圍的知名度(?)。(雖然是因為不好的事,不過我覺得那件事真的有點小題大作。)
我不認識他,也沒修過他的課;但因為他教的是投資學(比較數學的那種,我猜應該是一些例如資產定價的模型等等),所以很多經濟系的學生(我的同學或我認識的人)會去管院修他的課。因此聽聞他的死訊還是讓我有點感慨。
雖然他學歷很高,很多思維卻很跟不上時代。(我不想預設現在的就是比過去的來得好,不過有點詞窮,故容我姑且先這樣描述。)
大概兩個月前,財金系有個老師過世了,據說死因是過世前的數個月的車禍所留下的後遺症。
他算是蠻知名的人,應該可以說享有全校範圍的知名度(?)。(雖然是因為不好的事,不過我覺得那件事真的有點小題大作。)
我不認識他,也沒修過他的課;但因為他教的是投資學(比較數學的那種,我猜應該是一些例如資產定價的模型等等),所以很多經濟系的學生(我的同學或我認識的人)會去管院修他的課。因此聽聞他的死訊還是讓我有點感慨。
雖然他學歷很高,很多思維卻很跟不上時代。(我不想預設現在的就是比過去的來得好,不過有點詞窮,故容我姑且先這樣描述。)
除了發生在周遭的事情以外,那些現實世界的大事(?)也常常讓我感覺很困擾(心真的有點太不寧靜了)
例如烏俄戰爭剛爆發的好一陣子,每天都不自覺地一直搜尋相關的新聞
例如烏俄戰爭剛爆發的好一陣子,每天都不自覺地一直搜尋相關的新聞
November 8, 2025 at 1:05 PM
除了發生在周遭的事情以外,那些現實世界的大事(?)也常常讓我感覺很困擾(心真的有點太不寧靜了)
例如烏俄戰爭剛爆發的好一陣子,每天都不自覺地一直搜尋相關的新聞
例如烏俄戰爭剛爆發的好一陣子,每天都不自覺地一直搜尋相關的新聞
為了看某篇 Medium 點看才發現我的 Medium 竟然有 89 個追蹤者(好幾年沒寫文章了)(以前寫的文章現在看來也都蠻遜蠻落伍的⋯)
November 8, 2025 at 11:27 AM
為了看某篇 Medium 點看才發現我的 Medium 竟然有 89 個追蹤者(好幾年沒寫文章了)(以前寫的文章現在看來也都蠻遜蠻落伍的⋯)
今年敝領域這波投履歷找美國 RA 工作的人裡頭(我猜敝校可能有十多個人在做這件事)已經有第一個人上岸了
更焦慮了
據說最近開始會陸陸續續開獎
好希望我也可以被錄取(但我面試都面得不怎麼樣😓😭)
更焦慮了
據說最近開始會陸陸續續開獎
好希望我也可以被錄取(但我面試都面得不怎麼樣😓😭)
November 8, 2025 at 4:06 AM
今年敝領域這波投履歷找美國 RA 工作的人裡頭(我猜敝校可能有十多個人在做這件事)已經有第一個人上岸了
更焦慮了
據說最近開始會陸陸續續開獎
好希望我也可以被錄取(但我面試都面得不怎麼樣😓😭)
更焦慮了
據說最近開始會陸陸續續開獎
好希望我也可以被錄取(但我面試都面得不怎麼樣😓😭)
本來想要開始滑交友軟體
滑了三個就滑到(不熟但)認識的女生(現實生活中有穩交的男友)
覺得太不適合我了,趕緊又把帳號刪了
滑了三個就滑到(不熟但)認識的女生(現實生活中有穩交的男友)
覺得太不適合我了,趕緊又把帳號刪了
November 7, 2025 at 12:06 PM
本來想要開始滑交友軟體
滑了三個就滑到(不熟但)認識的女生(現實生活中有穩交的男友)
覺得太不適合我了,趕緊又把帳號刪了
滑了三個就滑到(不熟但)認識的女生(現實生活中有穩交的男友)
覺得太不適合我了,趕緊又把帳號刪了
小八和吉伊版的不能說的秘密我昨晚到現在應該看了 20 次😭
November 7, 2025 at 11:49 AM
小八和吉伊版的不能說的秘密我昨晚到現在應該看了 20 次😭
很遲鈍,所以喜歡什麼都得要感到情不自禁才會意識到
喜歡的學術領域:幾天不讀書就覺得不太對勁。久了才慢慢發覺原來這應該才是自己喜歡的領域。
喜歡的人:幾天不見就常常不知不覺想到對方,見過對方以後一整天都會感覺很開心,就算工作上發生了糟糕的事也會不好意思覺得不滿,畢竟才剛剛發生過開心的事。久了才發現原來這應該是因為自己真的喜歡對方。
好喜歡好喜歡好喜歡,因此想要擁有,害怕失去,害怕需要告別
喜歡的學術領域:幾天不讀書就覺得不太對勁。久了才慢慢發覺原來這應該才是自己喜歡的領域。
喜歡的人:幾天不見就常常不知不覺想到對方,見過對方以後一整天都會感覺很開心,就算工作上發生了糟糕的事也會不好意思覺得不滿,畢竟才剛剛發生過開心的事。久了才發現原來這應該是因為自己真的喜歡對方。
好喜歡好喜歡好喜歡,因此想要擁有,害怕失去,害怕需要告別
November 7, 2025 at 10:55 AM
很遲鈍,所以喜歡什麼都得要感到情不自禁才會意識到
喜歡的學術領域:幾天不讀書就覺得不太對勁。久了才慢慢發覺原來這應該才是自己喜歡的領域。
喜歡的人:幾天不見就常常不知不覺想到對方,見過對方以後一整天都會感覺很開心,就算工作上發生了糟糕的事也會不好意思覺得不滿,畢竟才剛剛發生過開心的事。久了才發現原來這應該是因為自己真的喜歡對方。
好喜歡好喜歡好喜歡,因此想要擁有,害怕失去,害怕需要告別
喜歡的學術領域:幾天不讀書就覺得不太對勁。久了才慢慢發覺原來這應該才是自己喜歡的領域。
喜歡的人:幾天不見就常常不知不覺想到對方,見過對方以後一整天都會感覺很開心,就算工作上發生了糟糕的事也會不好意思覺得不滿,畢竟才剛剛發生過開心的事。久了才發現原來這應該是因為自己真的喜歡對方。
好喜歡好喜歡好喜歡,因此想要擁有,害怕失去,害怕需要告別
一邊在衛福部工作,一邊覺得好想回去躲在被窩裡抱頭痛哭(但其實也哭不出來,只覺得非常沮喪)
November 7, 2025 at 8:47 AM
一邊在衛福部工作,一邊覺得好想回去躲在被窩裡抱頭痛哭(但其實也哭不出來,只覺得非常沮喪)
好怕失去這個朋友😭
每次感覺與人心意相通時,都覺得很驚喜、開心
發現過去的自己竟然記錄下能夠呼應我現在心情的文字,甚至表現出相同的反應時、也有類似的感觸
—
前陣子跟一個好朋友早上喝咖啡(為數不多的朋友),可能因為我們都很累,而且不想去工作,聊著聊著我和他講到一些在我心裡一些很私密的感受(他總結:我們竟然坐在星巴克講該是酒吧要說的話)
(我也不想要渲染得很像是國中生交換秘密的感覺,所以盡可能平鋪直敘地說明狀況和我自己對事件的認知;而那個事件和感受本身不一定會讓人感到負面的情緒,所以我不確定對方知不知道對我來說蠻私密的,不過也不太重要)
發現過去的自己竟然記錄下能夠呼應我現在心情的文字,甚至表現出相同的反應時、也有類似的感觸
—
前陣子跟一個好朋友早上喝咖啡(為數不多的朋友),可能因為我們都很累,而且不想去工作,聊著聊著我和他講到一些在我心裡一些很私密的感受(他總結:我們竟然坐在星巴克講該是酒吧要說的話)
(我也不想要渲染得很像是國中生交換秘密的感覺,所以盡可能平鋪直敘地說明狀況和我自己對事件的認知;而那個事件和感受本身不一定會讓人感到負面的情緒,所以我不確定對方知不知道對我來說蠻私密的,不過也不太重要)
November 7, 2025 at 5:01 AM
好怕失去這個朋友😭
接到一封半個多月前投的履歷請我接下來一個月內完成一份會計時的 GRE 模擬考,因為我沒有提交 GRE 成績😅
November 7, 2025 at 3:25 AM
接到一封半個多月前投的履歷請我接下來一個月內完成一份會計時的 GRE 模擬考,因為我沒有提交 GRE 成績😅
感覺自己現在很不理智,就是滿腦子只被各種負面的情緒盤據
November 6, 2025 at 3:20 PM
感覺自己現在很不理智,就是滿腦子只被各種負面的情緒盤據
碩班這兩年半,幾乎沒認識幾個新的人
IG 朋友的增加(大概五六個)都是 lab 的學弟妹(所以其實也不太熟)
覺得好像是如果沒有主動去認識人的話就不會認識新的人的年紀
但我又很難聊(不容易讓人感覺親近)、很慢熟(不容易感覺對方與自己親近)😓
IG 朋友的增加(大概五六個)都是 lab 的學弟妹(所以其實也不太熟)
覺得好像是如果沒有主動去認識人的話就不會認識新的人的年紀
但我又很難聊(不容易讓人感覺親近)、很慢熟(不容易感覺對方與自己親近)😓
November 6, 2025 at 2:11 PM
碩班這兩年半,幾乎沒認識幾個新的人
IG 朋友的增加(大概五六個)都是 lab 的學弟妹(所以其實也不太熟)
覺得好像是如果沒有主動去認識人的話就不會認識新的人的年紀
但我又很難聊(不容易讓人感覺親近)、很慢熟(不容易感覺對方與自己親近)😓
IG 朋友的增加(大概五六個)都是 lab 的學弟妹(所以其實也不太熟)
覺得好像是如果沒有主動去認識人的話就不會認識新的人的年紀
但我又很難聊(不容易讓人感覺親近)、很慢熟(不容易感覺對方與自己親近)😓
大學時期有一個(曾經)同系的學姊,應該是不錯的朋友吧
他會騎機車,所以我大二他大三那年,我們都住在城中宿舍時,他有時候都會順便載我上下學(挺溫馨的、、)
他去清大讀研究所以後,我們就比較少聯絡了(除了我記得我好像去新竹找過他一次)
隨著沒什麼在聯絡,他後來把我從他的小帳踢掉了,我在想他是不是覺得應該疏遠我(?)
因為他回我前幾天的限動,所以我們簡單地聊了一下,他就問我要不要見面聊聊天,說因為研究所真的太忙了,而我是大學好朋友
然後我們就約了下個月的某一天,因為他當天剛好有事要來臺北
我對這件事主要的想法:嗯應該沒被討厭(吧),年紀越大真的朋友越少,所以確實得珍惜😓
他會騎機車,所以我大二他大三那年,我們都住在城中宿舍時,他有時候都會順便載我上下學(挺溫馨的、、)
他去清大讀研究所以後,我們就比較少聯絡了(除了我記得我好像去新竹找過他一次)
隨著沒什麼在聯絡,他後來把我從他的小帳踢掉了,我在想他是不是覺得應該疏遠我(?)
因為他回我前幾天的限動,所以我們簡單地聊了一下,他就問我要不要見面聊聊天,說因為研究所真的太忙了,而我是大學好朋友
然後我們就約了下個月的某一天,因為他當天剛好有事要來臺北
我對這件事主要的想法:嗯應該沒被討厭(吧),年紀越大真的朋友越少,所以確實得珍惜😓
November 6, 2025 at 2:01 PM
大學時期有一個(曾經)同系的學姊,應該是不錯的朋友吧
他會騎機車,所以我大二他大三那年,我們都住在城中宿舍時,他有時候都會順便載我上下學(挺溫馨的、、)
他去清大讀研究所以後,我們就比較少聯絡了(除了我記得我好像去新竹找過他一次)
隨著沒什麼在聯絡,他後來把我從他的小帳踢掉了,我在想他是不是覺得應該疏遠我(?)
因為他回我前幾天的限動,所以我們簡單地聊了一下,他就問我要不要見面聊聊天,說因為研究所真的太忙了,而我是大學好朋友
然後我們就約了下個月的某一天,因為他當天剛好有事要來臺北
我對這件事主要的想法:嗯應該沒被討厭(吧),年紀越大真的朋友越少,所以確實得珍惜😓
他會騎機車,所以我大二他大三那年,我們都住在城中宿舍時,他有時候都會順便載我上下學(挺溫馨的、、)
他去清大讀研究所以後,我們就比較少聯絡了(除了我記得我好像去新竹找過他一次)
隨著沒什麼在聯絡,他後來把我從他的小帳踢掉了,我在想他是不是覺得應該疏遠我(?)
因為他回我前幾天的限動,所以我們簡單地聊了一下,他就問我要不要見面聊聊天,說因為研究所真的太忙了,而我是大學好朋友
然後我們就約了下個月的某一天,因為他當天剛好有事要來臺北
我對這件事主要的想法:嗯應該沒被討厭(吧),年紀越大真的朋友越少,所以確實得珍惜😓
剛剛因為回了一個大學同學(女,25 歲,管院 + 美國一年碩士)的限動,所以他開始跟我分享他最近曖昧的對象(母單聯發科工程師,男,29 歲,外貌有點像他大學時期的前男友)
他本人因為很想趕快結婚生子,故很積極地在物色對象,而現在這個對象他覺得算是理想型
覺得真的物以類聚,他的交友圈好像都是 1️⃣ 已經結婚 2️⃣ 交往多年或以結婚為前提交往
我問他為什麼想結婚(畢竟很多女生是不想結婚的),他說他想生小孩,找一個人一起養小孩,而且想要有穩定的關係
不過,像我相對比較熟的人好像都沒什麼這種即將要結婚生子的跡象
但我也很嚮往穩定的關係(無論是以什麼為名)就是了,好羨慕好羨慕好羨慕
他本人因為很想趕快結婚生子,故很積極地在物色對象,而現在這個對象他覺得算是理想型
覺得真的物以類聚,他的交友圈好像都是 1️⃣ 已經結婚 2️⃣ 交往多年或以結婚為前提交往
我問他為什麼想結婚(畢竟很多女生是不想結婚的),他說他想生小孩,找一個人一起養小孩,而且想要有穩定的關係
不過,像我相對比較熟的人好像都沒什麼這種即將要結婚生子的跡象
但我也很嚮往穩定的關係(無論是以什麼為名)就是了,好羨慕好羨慕好羨慕
November 6, 2025 at 1:23 PM
剛剛因為回了一個大學同學(女,25 歲,管院 + 美國一年碩士)的限動,所以他開始跟我分享他最近曖昧的對象(母單聯發科工程師,男,29 歲,外貌有點像他大學時期的前男友)
他本人因為很想趕快結婚生子,故很積極地在物色對象,而現在這個對象他覺得算是理想型
覺得真的物以類聚,他的交友圈好像都是 1️⃣ 已經結婚 2️⃣ 交往多年或以結婚為前提交往
我問他為什麼想結婚(畢竟很多女生是不想結婚的),他說他想生小孩,找一個人一起養小孩,而且想要有穩定的關係
不過,像我相對比較熟的人好像都沒什麼這種即將要結婚生子的跡象
但我也很嚮往穩定的關係(無論是以什麼為名)就是了,好羨慕好羨慕好羨慕
他本人因為很想趕快結婚生子,故很積極地在物色對象,而現在這個對象他覺得算是理想型
覺得真的物以類聚,他的交友圈好像都是 1️⃣ 已經結婚 2️⃣ 交往多年或以結婚為前提交往
我問他為什麼想結婚(畢竟很多女生是不想結婚的),他說他想生小孩,找一個人一起養小孩,而且想要有穩定的關係
不過,像我相對比較熟的人好像都沒什麼這種即將要結婚生子的跡象
但我也很嚮往穩定的關係(無論是以什麼為名)就是了,好羨慕好羨慕好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