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pedrovic.bsky.social
🙈🙉🙊
@pedrovic.bsky.social
中央哏政部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曲艺研究办公室北京相声改进专项小组唯一指定不负责人,一个沉迷于低级趣味的(前)文艺工作者,梦想与多名女性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

平时语多放肆,行为不轨,政治上毫无信仰,学习上不思进取,作风上自由散漫,生活上追求享乐,又混进了知识分子队伍,在改革开放形势一片大好的今天,按耐不住反革命野心,公然从阴暗的角落里跳了出来,扇阴风,点鬼火,或造谣于街头,或策划于密室,拉少年下水,诱少女上床,唯恐天下不乱,企图反攻倒算,乱中夺权,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
Pinned
你记住,我尊重女性是因为我素质高,不是因为你值得被尊重。
怎么说呢,好像成建制的攻击旧有体制,反抗系统,企图用混乱撬动安稳的剧情已经成了这几年国内外电影的根本动机,以前的创作者即便有反意,也大多会藏在心底。面儿上至少还是一团和气,自从疫情来了之后,这种思想趋势越来越明显,简直地不背人了,今年的哪吒甚至喊出了「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我无意去分析这件事能折射出什么社会学道理,只是这种为了鼓吹自我主体而粗暴地把苦难归结为某一个既成事实,用「我知道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可我不能接受你们用我弟弟的意识去维持这种虚假的和平,我知道这样很自私,但你们克服一下吧」给自己开脱,我觉得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March 15, 2025 at 3:21 PM
《马大帅》凭借农民进城为基础照出了那个时代的很多缩影,以范德彪为最,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确实见过不少彪哥这样的人,甚至于,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一度以为,长大混成彪哥那样应该就算成功了。这些年时过境迁,渐渐发觉,彪哥也是你我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为了所谓的出人头地投机倒把,自作聪明,最后被生活击倒,就这么浑浑噩噩过完这一辈子。也许不认投,但多少应该认命了。
February 5, 2025 at 9:21 AM
你们集美总说几千年父权制对女性有太多规训,但别忘了,那些呼吁你们打破传统,打破权威,反抗男权社会的所谓「应该被听到的声音」,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规训哦~另外我再提一点,国内几乎所有打着「女权主义」标签的书,目标读者群都是女性。我不知道这种定位的目的何在,但假如您真的想改善这种第二性现状,正确的做法,我觉得「应该是」,把书包装一下卖给那些「有原罪」的男人看。还是说,出版商从一开始就是想依靠女性的「同理心」去兜售某种不便明说的东西来获利,至于女性读者们到底过得好不好,TA们根本就不在乎?
February 5, 2025 at 8:43 AM
比起金句频出,我更在意的是,一部电影是不是尊重电影的基本法,她的人物是不是立体(不要求丰满),她的剧情有没有逻辑(不要求严谨但起码能自洽),她是不是有一个完整的事件来交代并解决登场人物的欲望和困境……可能是我太保守了,但我觉得,不管您怎么打破常规,我们花钱买票进园子,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对象都至少「应该」是一部电影,而不是一节通篇说教,告诉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网课」。
February 5, 2025 at 8:37 AM
不喜欢豆瓣今年的年度电影榜单,有点儿讨厌她字里行间掩饰不住那股党同伐异的傲慢。她所谓的「开放」「多元」和入选标准是相悖的,甚至为了迎合「女性浪潮」主题,还特意拉进来好几部去年上映的片子。所以我就不理解,在这套评选标准下,《堕落的审判》竟然没有上榜。我从来不觉得性别议题是什么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喜欢鼓吹「矫枉必过正」的人,纠偏只是幌子,夺权才是目的。
December 24, 2024 at 7:08 AM
哪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牛马罢了。但你别忘了,牛马的身份也是EVA给的,如果你不去开EVA就连牛马都不是,那种活着才是真正的没意义。
December 17, 2024 at 7:01 AM
工作日下午的五点半,是只属于你的一分钟,正因为是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
December 5, 2024 at 10:39 AM
前几天香港47人案判决,某些傻逼集美们特意摘出一个何桂蓝作为女性代表,煽动「竟无一人是男儿」,真没必要。她不认罪是因为她主观上不觉得她的行为是在阴谋颠覆国家政权,毕竟她一个精神英国人在英国的历史殖民地上摇旗反共,摆明了是爱国啊!怎么能给人家定这样的罪呢?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她的行为在客观上,在各类所谓「光复香港 时代革命」的运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判得没毛病。
November 21, 2024 at 9:43 AM
短短几年,女权主义者已经从濒危物种发展成了入侵物种,真伟大呀,哈耶克!
November 20, 2024 at 5:34 AM
老实说,对于我党「十四个坚持之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描述,我一直没有很清晰的理解:所谓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的「目标」,到底指的是「美好生活」还是「向往」呢?毕竟「努力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和「努力让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区别。
November 18, 2024 at 5:17 AM
我曾经在地铁上见过有看书的、看剧的、上网课的、听音乐的、睡觉的、玩游戏的、背交规的、自拍的等各种各样的人,已经算是见怪不怪了,但今天算是开眼了:竟然有人在地铁上打毛衣!
November 18, 2024 at 5:14 AM
你见过城管驱逐小贩吗?不是暴力的,是执法者开着车慢悠悠地从街的这头开往那头,灵活就业的人们拿起生产资料像潮水一样散去,没有呵斥也没有抱怨,大家都很默契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那辆皮卡前方的空气是什么成分,我说不清。
November 18, 2024 at 5:12 AM
「绝圣弃智」翻译成白话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
November 18, 2024 at 4:11 AM
打起我的竹板唱「云梦」,听我把来龙去脉说给你听。小小的宝剑分双刃,能工巧匠将它造成,鎏金工艺菱纹印,凹嵌金丝打成型。要说它,原本是你的老家南国贡,这也算,物归原主借剑纾情,就算将来入险境,你也能凭借此剑破浪乘风。郦姬一见柔情涌,纤手忙把糕点捧,说君上再来吃一块,吃完好随我回后宫。
November 18, 2024 at 4:09 AM
现在的短视频平台,一打开全是高科技,简单开个美颜瘦脸都算对得起你,争前恐后地收腰丰胸拉腿的就差把自己倒饬成活葫芦成精,最可气的是,连他妈AI都出来擦边了,这人跟人之间还能不能有点儿基本的信任?左一句右一句中国人不骗中国人都是说给谁听的?
November 18, 2024 at 4:04 AM
西方文学好像从古希腊神话时代开始就没怎么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平民文学」,你看他们的故事主角:什么阿喀琉斯、赫克托尔、俄狄浦斯、哈姆莱特、夏洛克、奥涅金等等,最次也是一个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资本家形象。
November 18, 2024 at 4:01 AM
我想通了,不该对当代女性抱有那么高的要求。姑娘们愿意去依附就去依附,愿意去裹脚就去裹脚,愿意拿自己身体当生产资料去搞区块链也都随你们,毕竟女性是自由的,不能被定义的。千万不要被任何意识形态所规训,女权主义也不行。让我好好儿见识一下女性的多样化吧!
November 18, 2024 at 3:59 AM
大概很少会有人想去了解一个面目凶恶的皮囊背后有着怎样有趣的灵魂吧?在大部分情境下可能还是前者更重要,乍见之欢是皮囊,久处不厌才是灵魂。正是因为你满足了我对另一半外貌的需求,我才会想要去了解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你才是你,才跟长相无关。
November 18, 2024 at 3:48 AM
我记着疫情之前,有一次加班晚了打车回家,跟司机聊起过彩礼的问题,鉴于北京是没有所谓「彩礼」这一习俗的,大哥当年听我说有女孩彩礼竟然要十多万的时候表示震惊且不可思议。现在妄想以这个价格娶到媳妇儿已经不可能了,她们通货膨胀了。
November 18, 2024 at 3:45 AM
早上通勤,坐在公交车上冲盹儿,上来一对儿情侣。女孩儿一坐下就开始埋怨男孩儿『都他妈赖你!我这回板儿逼来不及了……本来人家睡觉就轻……没说不让你听啊,正常人都是睡觉前听个十几分钟,您可倒好,听他妈一宿……说你一句,后头有十句等着我……你老这样儿,将来咱俩怎么在一块儿过日子……谁他妈用你叫车了,滚!』可能是单身太久了,我突然觉得这俩人好甜啊✧ (≖ ‿ ≖)✧而且重点是,我得有十多年没听过有人说『板儿逼』了……
November 7, 2024 at 12:53 PM
是这样,鲁迅的呐喊之所以有警醒效果,是因为那间黑屋子里就没什么人说话,大家都在昏睡。如果周围的人都在呐喊,叽叽喳喳没完没了,不管他们的观点有多振聋发聩,我都想离他们远点儿,自己找个地方清静一下。我想表达的是,当一件事儿在传播中逐渐变得同质化的时候,想要认真聆听的受众就会产生厌烦,进而急速减少。你们女脱聊来聊去,话题总是离不开大龄、找对象、结婚、生孩子、容貌焦虑,离不开男朋友、老公、生物爹、男同事这些所谓的「女性困境」。不是说脱口秀舞台上容不下这些表达,而是,你们他妈就没有别的想讲的了吗?一点儿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吗?明明各种瞧不上国男,却句句不离国男,能不能争点儿气?
November 7, 2024 at 6:22 AM
鲁迅的呐喊之所以有警醒效果,是因为那间黑屋子里就没什么人说话,大家都在昏睡。如果周围的人都在呐喊,叽叽喳喳没完没了,不管他们的观点有多振聋发聩,我都想离他们远点儿,自己找个地方清静一下。我想表达的是,当一件事儿在传播中逐渐变得同质化的时候,想要认真聆听的受众就会产生厌烦,进而急速减少。你们女脱聊来聊去,话题总是离不开大龄、找对象、结婚、生孩子、容貌焦虑这些所谓的「女性困境」。不是说脱口秀舞台上容不下这些表达,而是这么多年过去还是那套陈词滥调,哥们儿真的听腻了。
November 3, 2024 at 5:08 AM
之前突然发现过一个新的角度读古龙:把他的文字当成欢场小说,所有场景都换成KTV的包房,然后再去看里面的人物关系,就会有一种如临其境的全新体验。当然,你也可以反着来,比如王家卫去年的《繁花》,那部原本是商场故事,我却当成是武侠片看,体验特别奇妙。
October 29, 2024 at 3:02 AM
之前集中看过一段时间徐皓峰的几部小说,总体阅读体验极差。起初我以为是他没有主语的短句太多,导致我分不清谁是谁的缘故。直到我看完《诗眼倦天涯》之后才突然警醒:他这是故意舍去了「我」,为的就是强调他嘴里「一切都是想出来的」唯心主义论断。而这,恰好跟雷鬼乐总习惯用主格相反。回过头来再看老徐的全部作品,起先是写规矩,写着写着发现,所有的规矩都是自己给自己定下的,于是开始大张旗鼓地宣扬唯心主义观点。我不知道这些年徐导经历了什么,但您这明显是奔着神棍那条路越走越远了。不过,我对《诗眼》的电影版还是很期待的,因为单从原文看,搞不好会有小宋佳和周迅的床戏呢!
October 29, 2024 at 2:55 AM
我喜欢听评书,评书里面有个很基础的技巧是人物赞儿,指的是当某个特定的新角色登场的时候,老先生们会给他们「开脸儿」,目的是告诉观众这个人穿什么戴什么长什么模样儿,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莽撞人张飞「豹头环眼,面如润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或者「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面如敷粉,双眉带秀……」这样的词,但是听某郭的单口相声时,却发现他很少给书中的人物开脸儿,很多时候都是用一句「一想之美」带过。我当然觉得这是他在偷懒,但另一部分观众却觉得,这样挺好,毕竟他不知道「天庭」「地阁」指的是哪儿,某郭的那种处理更容易让他想象出人物形象。
October 23, 2024 at 9:15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