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佐羅Xiaoju🇭🇰🇹🇼🇺🇦🇨🇦
banner
dementhusiast.bsky.social
Z佐羅Xiaoju🇭🇰🇹🇼🇺🇦🇨🇦
@dementhusiast.bsky.social

Passionate advocate for democracy & freedom. #StandWithHongKong. Political & human rights globalization matters far more tha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pposing isolationism. #SLAVAUkraine
台灣有事
就是人類有事
November 13, 2025 at 8:02 AM
多個港人及其他離散團體將於11月15日舉行第七場反對中國在倫敦塔村區興建超級大使館的示威活動。
這座龐大的建築群毗鄰倫敦金融城,引發外界對間諜活動和跨國鎮壓的嚴重憂慮,並對本地居民和離散族群構成威脅。

日期:2025年11月15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1點半至4點半
下午1點半:由倫敦大火紀念碑(EC3R 8AH)【遊行】至舊皇家鑄幣廠(EC3N 4AB)
下午2點45分:在舊皇家鑄幣廠外【集會】
下午3點15分:在倫敦塔橋/塔丘附近【築人鏈】

英國政府早前再次推遲中國大使館的規劃申請決定至12月10日。我們呼籲政府拒絕批准計劃,務求保障國家安全和在英國尋求避風港者的安全。
November 13, 2025 at 7:39 AM
隨美加貿易戰持續升溫,加拿大正重新評估與中國的關係,減低對美國市場依賴。曾被中國囚禁逾千日的前加拿大外交官、國際預防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亞洲資深顧問康明凱(Michael Kovrig)警告,加拿大經濟多元戰略,以中國為「核心」非常危險。

康明凱表示:「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他不是一個可靠的伙伴。如對中國形成依賴,中國一次又一次證明會利用這種依賴作為政治武器(Weaponized Interdependence),用來讓加拿大噤聲﹐並限制加國的外交政策。」
November 13, 2025 at 7:38 AM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指,若「台灣有事」以及在受到武力攻擊情況下,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隨即惹來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戰狼上身,指要斬她的「骯髒頭顱」。日本政界、社會出現強烈聲音要求將他驅逐出境。高市強調發言是依照政府既有見解,不會撤回或取消言論。
November 12, 2025 at 2:23 AM
日本強烈抗議中國駐大阪總領事「斬首論」 薛劍捱批刪文 外交部:不評論
November 12, 2025 at 1:38 AM
被視為「親美友台」的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近日表示「台灣有事」或影響日本存亡,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連日在X上激烈反駁,甚至聲言要把高市的頭斬下,又貼出中國航空艦編隊的圖片,稱為堅持「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人「當頭棒喝」。高市早苗今早(10日)在國會上再次重申不會收回言論,並指這是日本政府的一貫立場。
November 11, 2025 at 5:28 AM
國安部稱有國企員工「翻牆」觀看涉華政治謠言片段並傳播被捕

【Now新聞台】國家安全部發文,重申內地民眾使用「翻牆」軟件上網,違反內地法律法規。

文章稱,部分「翻牆」軟件受境外勢力控制,甚至由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直接研發營運。有涉密單位工作人員為訪問境外學術論壇,誤裝境外間諜機關的「翻牆」軟件,導致工作用的手機及電腦被遠程控制,大量涉密研究資料被竊取,國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亦有國企員工長期訪問境外反華網站,觀看涉華政治謠言片段並下載傳播,被國安機關逮捕。
November 10, 2025 at 11:16 PM
前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及副主席鄒幸彤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件屢次押後。香港勞權監察上週末(8日)在倫敦中領館外舉行集會,約200人參與,高喊「釋放李卓人、釋放鄒幸彤!」及「釋放所有政治犯!」

出席者包括工黨國會議員麥祖恩(John McDonnell)、「六四星火」邵江、前支聯會常委徐漢光、資深傳媒人韋安仕(Steve Vines)等。英國多個工會及組織亦有代表到場,包括UNISON及PCS。
November 10, 2025 at 11:11 PM
November 10, 2025 at 12:10 AM
中共公檢法
November 9, 2025 at 3:52 AM
回顧一下香港曾經的立法會:👇

黃毓民狂鬧高官送仔女外國讀書,喺香港搞洗腦教育

#黃毓民 #政治教育 #洗腦教育 #國民教育 #盲目忠誠 #無腦效忠
November 8, 2025 at 1:06 AM
|英國倫敦

反對中國超級大使館遊行

日期:11月15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1:30至4:00

*遊
13:30 遊行起點:Monument to the Great Fire of Lo
14:45pm集會:Royal Mint Court

15:15pm人鏈:Tower Bridge / Tower Hill

*以組織者最新公布為準

#倫敦 #反對中國超級大使館 #台灣 #支聯會 #李卓人 #英國 #鄒幸彤 #香港
November 7, 2025 at 11:42 PM
中國近年來失蹤人口激增,令人震驚!據海外媒體平台披露,僅僅10月份的22天內,就有超過107人失蹤,其中多數是兒童,最小的只有5歲。人權律師指出,中共擁有7億個監控攝像頭,但卻找不到這麼多的失蹤人口,堪稱離奇。這恐怕與中共的活摘器官黑幕有關。據知情人士揭露,青少年因為器官最健康最值錢,成為活摘的首要目標。專家警告,這是一場由邪惡的中共政權主導的系統性犯罪。
November 7, 2025 at 11:37 PM
中國近年來失蹤人口激增,令人震驚!據海外媒體平台披露,僅僅10月份的22天內,就有超過107人失蹤,其中多數是兒童,最小的只有5歲。人權律師指出,中共擁有7億個監控攝像頭,但卻找不到這麼多的失蹤人口,堪稱離奇。這恐怕與中共的活摘器官黑幕有關。據知情人士揭露,青少年因為器官最健康最值錢,成為活摘的首要目標。專家警告,這是一場由邪惡的中共政權主導的系統性犯罪。
November 7, 2025 at 11:24 PM
澳洲安全情報局(ASIO)局長伯吉斯(Mike Burgess)警告,國家安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除了有3股勢力聯手削弱社會凝聚力,更有至少三個外國政權試圖、且具備能力在澳洲境內發動暗殺,目標包括政治異見人士。伯吉斯的說法令主持人不禁反問一句:「中國在列嗎?」
November 7, 2025 at 11:11 PM
永遠不會忘記的2019 1104
周梓樂
November 7, 2025 at 7:22 AM
November 7, 2025 at 7:17 AM
鄧小平一國兩制的理念, 原本想的是1997年後50年 , 大陸變香港!

但, 他萬料不到剛過二十多年, 香港變成大陸!

「ㄧ國兩制」就是二十世紀末最大的謊言; 也是廿ㄧ世紀初最大的悲劇!

九七回歸, 野蠻吞噬文明; 專制破壞法治!

這場反向的回歸, 注定是ㄧ個悲劇的開始, 香港人悲哀的根源!

香港今日的淪陷, 就是要向全世界說明: 切勿相信中共的ㄧ切謊言, 切勿相信中共的任何承諾, 遠離共產黨的ㄧ切誘惑!
November 7, 2025 at 12:18 AM
做立法會走狗都要爭位,唔係你想奶共就有得奶,資深議員係極權眼中只不過係可以隨時替換既低賤下人。
November 6, 2025 at 12:48 AM
2025年11月3日,中國財政部官網更新顯示,已正式增設「債務管理司」,旨在加強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債務管理,防範化解隱性債務風險。外界關注中國政府應對債務壓力升高的最新舉措,反映出中國政府財政部門對債務可持續性的重視。根據財政部公布的資料,該司將負責制定債務政策、編製債務限額計劃,並監測外債與隱性債務。
November 5, 2025 at 4:48 AM
中共四中全會結束後,中國多地出現反共標語。從河南駐馬店到北京三里屯,公開要求「習近平下台」、「中共下台」。評論認為,這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正在覺醒,表達對中共的不滿。
November 5, 2025 at 12:19 AM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至今超過三年,陸續有海外人士作為志願軍到烏克蘭參軍,30 歲的港人 Nid,經訓練後加入烏克蘭精銳部隊「第三獨立突擊旅」,成為英語連隊外籍志願兵,已服役超過三個月,在戰場上被無人機擊中肩膊,目前正在醫院養傷,他接受專頁《不曾遠去的硝煙》訪問,指參軍是「想證明香港人唔係垃圾。」
November 4, 2025 at 11:39 PM
上海有家長在社交平台發布影片,指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邀請公辦小學小一學生,參與長達9年的調查,期間每兩年採集指尖血及生物樣本一次。消息曝光後,網民一面倒支持家長不參與,並且質疑當局採集兒童生物數據的真正動機,更擔心會變「器官移植」配對庫。
November 4, 2025 at 11:24 PM
上海有家長在社交平台發布影片,指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邀請公辦小學小一學生,參與長達9年的調查,期間每兩年採集指尖血及生物樣本一次。消息曝光後,網民一面倒支持家長不參與,並且質疑當局採集兒童生物數據的真正動機,更擔心會變「器官移植」配對庫。

據網上曝光的《家長告知書》內容顯示,名為「上海學生常見病及影響因素縱向調查」的項目,會在今年9月至2034年12月期間進行,涉及體格檢查、問卷調查及實驗室檢查三部分,全部在校內統一組織完成。
November 4, 2025 at 11:20 PM
November 4, 2025 at 11:1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