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o0o0ooo.bsky.social
@ooo0o0ooo.bsky.social
一些隨想隨寫,紀錄一下,也整理一下思緒
欸欸欸欸是shukran 啦 怎麼變成L
November 12, 2025 at 9:45 AM
(不過二手煙真的蠻讓人受不了的)
November 12, 2025 at 9:31 AM
繼續說到未經之事好了

主要是還想看看科普特區的教堂,想更仔細花更多時間去探索其他神殿,去看看解放廣場,去找找那場革命的痕跡。

金字塔我倒是覺得沒有遺憾了。

啊,好想能再次過去。
November 12, 2025 at 9:28 AM
我是感到遺憾。
或許我該大方一點、該少點顧慮、但是也注意自己的安全與戒心。

但是也還好還是能擁有一點點與當地人的回憶(我單方面的)
November 12, 2025 at 9:25 AM
同團的他們說埃及很愛跟他們說"welcome home"
(但是我是沒聽過。)
導遊也在離別的時候告訴我們"this is your second home" "someday if you come back just call me lets have some coffee"
英文不好只記得大概,也就不要在意文法跟句型了。

為什麼他們這麼愛說埃及是大家的家呢?
我能感受他們說這是你家的那些真心與歡迎。
甚至現在都感到哽咽。
November 12, 2025 at 9:01 AM
有想到一些事情了。

能喜愛當地的人們我想應該由許多對話或者眼神的交流而成的吧!
就像帶營隊也會對自己的小隊員心生憐愛。

我想我是不夠在地的去體會,戒心高的不行,我害怕那些肆無忌憚的眼光,縱然都只是好奇。

我害怕人注意到我。
所以我才沒能感受更多人情。

因為在不害怕的時候,比如在椰棗田、在沙漠都讓我更放鬆,也喜歡那邊的人;店家中,也喜歡畫沙草紙的老爺爺;埃及人中,喜歡導遊的幽默(但是控制欲真的好重耶,還不容質疑)

其實最後一句是硬加的,為了句型,看的出來吧哈哈哈
November 12, 2025 at 8:56 AM
因為受到多個帝國統治過,所以在神廟中其實就看的到痕跡。

比如將古埃及神祇的廟宇改成天主、基督信仰,將各神祇臉孔破壞,甚至鑿除。

有人說竟然都搬遷了,為什麼不復原呢?竟然都有人介入修復,為什麼不復原那些壁畫、雕像、雕刻?以現在技術也不是做不到。

我的理解是所有痕跡都是歷史洪流沖刷出來的,雖然很想一探究盡當初的風光,但是這般殘缺也是風味,也正代表埃及曾遭受的侵略、苦痛與復甦。

我是個麻瓜,到那兒都沒感覺。
但是我認為(希望?)那些神廟、文物、金字塔在經過人群的洗禮後,或許是會散發令一種靈性。

甚至甦醒。
November 12, 2025 at 8:49 AM
停止挖掘內心!現在來說說埃及吸引人的甚麼!

歷史是真的很迷人,而且版本有夠多,怎麼講怎麼都有理。
金字塔與神殿會讓人發自內心讚嘆:「這是人可以建造的嗎?」
那些壁畫、雕刻、圓頂、拱門、巨大到不行的石柱與石塊,是如何在沒有機械動力的時代,靠著人工鑿出來?而占星與天文更是不可思議。
甚至也讚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布辛貝神殿從水中搬遷上岸,那是一整座山啊!
November 12, 2025 at 8:29 AM
我並沒要評斷什麼,畢竟我一個外來者,甚至可能成為觀光公害的一環,實在沒什麼資格啦。

有點像是我也接受跟理解有些外國人也不那麼喜歡台灣一樣。

(原本打了一大段,但是覺得會有歧異刪除了)

但是感覺自己會有這種想法應該是自己並沒有把自己放在跟他們同等的位置吧,所謂理解也僅僅是理解。

本質還是驕傲的。

不夠大方的我、驕傲的我。
November 12, 2025 at 8:21 AM
看到這裡總會好奇我是愛什麼呢?

很多人總說他們愛埃及人的熱情與好客。
但是我還是會害怕他們的熱情。
有時候好像是有所求的眼神。
說實話這也沒什麼,也都可以理解。
畢竟是觀光大國、畢竟在埃及更可以靠的是自己,在艱難的處境下養活家人。

那些故意高抬的售價都是生意而已,也算是人之常情。

我想,只是我個性問題吧。
我是一個不大方、彆扭的人,無法拒絕、無法勇敢。

我也接受。

我想再次去的原因埃及人並不是一個大項。
而是我覺得還有未盡的事宜。
想多一點時間看看博物館、想多點時間看看神廟、想多點時間在去看看其他地方,當然也想再次躺在沙漠中,將腳趾深埋冰冰涼涼的細沙中,聽著火苗劈哩啪啦作響的聲音。
November 12, 2025 at 8:12 AM
現在很慶幸自己最後有摸到尼羅河河水,雖然墨鏡掉進河哩,但是或許也象徵我把自己的一部份遺留在那裡。

開玩笑的話傳到我耳邊「摸了就會再回來喔」
我當下是肯定的說,我當然想回來。

甚至在出了沙漠後,感慨達到頂點。

我一生只能來一次嗎?我真的有可能回來嗎?
November 12, 2025 at 8:00 AM
不過回來後最常提到的是氣味。
紀念品塑膠袋打開的氣味、帶去小被被所沾染的氣味、防風外套上附著的氣味。

「啊!是埃及的味道!」

無法準確說是怎樣的味道,有種埃及人愛用的芳香劑氣味(在哪都會噴,尤其臥鋪火車噴了整整兩次),又有種香料感(不是吃的那種香料),或者有種飯店寢具的味道。

那種味道讓我現在想想更像是時時刻刻提醒我曾在埃及,曾站在金字塔、神廟前,曾躺在撒哈拉沙漠上看漫天星空,曾走進開羅垃圾城卻在離開前聞到陣陣菜香。

也時時刻刻提醒我,我已經離開那片土地,一生可能只會去一次的那片土地。
November 12, 2025 at 7:57 AM
腦袋說實話一團亂,不清楚自己想說些甚麼。
也沒想到要這樣一直串下去,還是開新的。
總有方法的,對ㄅ?
November 12, 2025 at 7:47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