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日子久了,會發現不是每個人都能一直走在同樣的方向,有人因為環境選擇沉默,有人為了安全選擇模糊。
現在變成了「我不會再說了」、「不會再穿那樣的衣服了」聽見的瞬間,我的心仍然會痛。
原來,不是所有人都能一起留下來撐著那句話。
但沒關係!我理解現實的重量,也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只是我想說:我依然站在這!我是媞晴,我主張台灣獨立。
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
我會繼續說下去,為自己,也為那些說不出口的人
#台派女孩在這裡 #台灣人的台灣 #信念是溫柔的堅持 #心情記錄
"雖有低潮和起伏,但從不輕易改變選擇,象徵對愛的永恆信念。"
"雖有低潮和起伏,但從不輕易改變選擇,象徵對愛的永恆信念。"
很喜歡上面這段話,是既有餘裕又有堅持的人才說得出的話。
常常見到專斷的人劍拔弩張,把自己的信念磨成利刃四處劈砍。所到之處刀刀見骨,但越殺伐越有一種代天巡狩的義憤。
也見到鄉愿的人沒有原則,放棄了所有的價值觀,甚至為了評價而悲嘆。以為自己是溫柔的相對主義,不會得罪任何人,實際上這種害怕衝突的討好態度,得罪了所有人。
我自己大概很多時候也存在武斷與鄉愿之間,為了顯示自己的聰明;也為了討人喜歡。但這兩種都沒有正視對象吧。
只為了自己而給出的意見,終究評論的受詞,就只有自己而已。
以前我認為我要溫柔又不失餘裕,現在我認為溫柔就是為他人留餘裕。而藝術總是保留了餘裕的空間。那是藝術真正發生的空間,想像作用的空間。
如果在堅持之外保有餘裕,就不致專斷;如果在餘裕之間保有堅持,就不致鄉愿。
很喜歡上面這段話,是既有餘裕又有堅持的人才說得出的話。
常常見到專斷的人劍拔弩張,把自己的信念磨成利刃四處劈砍。所到之處刀刀見骨,但越殺伐越有一種代天巡狩的義憤。
也見到鄉愿的人沒有原則,放棄了所有的價值觀,甚至為了評價而悲嘆。以為自己是溫柔的相對主義,不會得罪任何人,實際上這種害怕衝突的討好態度,得罪了所有人。
我自己大概很多時候也存在武斷與鄉愿之間,為了顯示自己的聰明;也為了討人喜歡。但這兩種都沒有正視對象吧。
只為了自己而給出的意見,終究評論的受詞,就只有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