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尧
@ashyao.bsky.social
160 followers 140 following 270 posts
上海 -> 東京|国を持たないKING 做过一些性/别公益的程序员 不在柜里🏳️‍🌈 爱已成为不可能,而只有正义却又不够
Posts Media Videos Starter Packs
ashyao.bsky.social
对TERF的看法be like:哪里有那么多为了女性苦难义愤填膺口不择言的正义志士,小时候班级里最喜欢孤立搞小团体欺负同学的人长大后报团找新的霸凌对象罢了
ashyao.bsky.social
对于那些没有很想但又怕错过后悔的消费,自己设计了个社畜计算法:结合工资算出购买所需的工作时间,如果预期错过后花在后悔身上的时间没有超过它,那就不买。
用了这个计算法后,实际上完全没有在后悔上花过时间,可能没有那么想要就是不想要吧。
就像真正的后悔是看他游泳到河的另一岸登上一株松木梯子骑马归来面颊温暖
ashyao.bsky.social
之前对加缪的看法一直停留在桑塔格的文章,一生中三次道德抉择——参与法国抵抗运动,与共产党决裂,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拒绝表态——称赞前两个,嘲讽最后一个。
今天又读加缪写于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之前的《重返蒂帕札》,他说“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纷争熙攘的世界上,爱已成为不可能,而只有正义却又不够。”
批评者说他对共产主义和对殖民主义缺乏一致性,说他对所处土地的反思惊人地过时是对的。但如果这句话就是他所相信的,那么最后一个道德选择或许也没有那么不堪。
脱离殖民战争的语境,如今爱确实不可能,而正义也没有带来救赎。
ashyao.bsky.social
诶,怎么这么郑重,我觉得对日本政治不了解的话很正常吧,谁能想到高市是个这样的疯子🤣
ashyao.bsky.social
但我终究不是过去的自己,我再不需要逼自己走在只有一条的路上。我有了朋友和对象,有了谋生的能力,我可以继续走,也可以换一条路,总有些人和事可以陪着我。如今我知道了规则,知道大环境的无可改变,也有力气在自己界限做一些西西弗斯式的反抗。
日语有个词叫“甘い”,有沉溺于温柔而变得脆弱之意。部分也可以指代我现在的状态。毕竟“再不好过如今也好过了”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忘记了我其实有韧性面对挑战。
可能还需要吃药,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但无论怎么选,我不再像当初一样无力。
ashyao.bsky.social
如果回到我18岁那年,在学校暴露了性取向,每天去上课前都不知道什么在等着我——可能是桌子被踩,可能是书被扔到地上,可能是自己的小物件被拿走,上课时被扔纸团,考试时腿上被泼水......
那时候唯一的放松是每周放假时绕着操场跑步,想着一定要离开这个破地方,我一定可以赢得自己的未来,一天天数着日子。
嗯,回到那一年,告诉我没有一个应许之地偿还从小到大的霸凌,逃了一次又一次但不公没有消失,我还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忍耐。那我会不会直接像无数次想过那样,死了算了,也不用受这些折磨?
ashyao.bsky.social
其实当场就哭了,但算了,日本不相信眼泪
ashyao.bsky.social
陪有点喜欢的朋友在外面办信用卡,本来申请过了,结果一个长得像高市早苗的负责人冲出来说要测试朋友的日语能力,然后说不行。
我问她原因,她开始说“外人”什么的,我说这是差别用语,请不要使用,她就用很浮夸的语气道歉,又阴阳怪气“これ以上ありますか”。
因为是负责人没挂名牌,投诉估计也没办法,我很不争气当场被气到,趴在桌子上蹭着朋友的胳膊emo(心机一下),反而被他安慰了。
出来看到高市早苗赢了,未来怎么走呢。朋友要回国了我回不回呢。
Reposted by 长安城尧
mofumomomochi.bsky.social
最近Folsom Street Fair刚结束,看到有个群里有人发这个评论,觉得非常傻x。这些贞洁gay给自己立牌坊只需要几句话,但你要把事情讲清楚为什么他们这样说不对,反而很麻烦。

那刚好撞我专业的枪口上了,我就写几段小作业当笔记:
ashyao.bsky.social
当代政治已经几乎变成了表演,表演道德表演创伤表演受害者,看谁能从观众身上抢到更多的掌声
junezzzz.bsky.social
看了下這件事,看到JKR發飆攻擊Emma養尊處優,不知民間疾苦,不像她需要經歷多麼悲慘困難的現實,說Emma一定從未體會過blablabla(舉一堆順性別女如何被跨性別傷害的例子)
大開眼界,我尋思JKR名利雙收這麼多年了,早就不是普通人了,裝什麼月薪3K苦難人民呢?被網暴和威脅也完全是因為她自己攻擊迫害邊緣群體在先(而且是你死我活的程度),退個一萬步,她成名前吃過很多苦,但難道是跨性別導致的麼?什麼邏輯,好離譜……這些巨魔為什麼一個個都這麼擅長假裝受害者……
ashyao.bsky.social
确实,“离开小镇以成为Gay”是很好说出口的故事,“离开小镇以摆脱自己的出身”则不是
ashyao.bsky.social
南非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ashyao.bsky.social
第二本是理想国译丛系列,算是国内很认真做的一套书了
ashyao.bsky.social
民主党怎么了吗👀
Reposted by 长安城尧
maklokgai.bsky.social
从死人到Cambridge Union去“辩论”(自取其辱)的表现来看,他那种到校园举办Prove Me Wrong,然后剪辑视频发到网上的形式,向来万无一失。跟一千个人辩,只要一直提取部分某些辩论者无言以对的片段,就能在网上塑造他所向披靡的形象,左右都是赢。
加之,他的所谓辩论,向来不须讲究逻辑,而是不断给跟他辩论的人设陷阱,将辩论者拉到他的水平,最后各说各话。所有去找他“辩论”的人,最后都是在给他喂弹药,然他的网上知名度逐步提高。

最后Tyler Robinson也给他喂了弹药(literally)
maklokgai.bsky.social
这个视频中,某死得好的人的逻辑之匮乏一览无遗。
1. 死人问谁拥有克里米亚,教授答乌克兰。死人说,这就是咱们意见不一致的地方。教授答,这不取决于咱们,而取决于国际法。全场鼓掌。
2. 教授问死人为什么觉得乌克兰是个坏国家,死人答乌克兰不民主,多年不选举。教授说因为现在处于战争,根据宪法无法进行选举。死人说,那至少得有个形式选举,让大家知道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如何。教授答,我们管那叫民意调查。全场鼓掌。
死人无言以对,只能说泽连斯基现在支持率很低。
3. 教授说如果不给乌克兰提供军援,为什么不可以卖武器给乌克兰。死人答,乌克兰是欧洲最没有民主最腐败的国家,他个人不喜欢这类国家。
Charlie Kirk HUMILIATED By British Professor In Viral Debate
YouTube video by Right Collapse
www.youtube.com
ashyao.bsky.social
因此,一部分正义理论会要求全世界范围内的资产再分配,这可能有点过激。但理解所谓的文明很可能建立在侵略和殖民的罪行上,然后在"野蛮"作为移民去"朝拜文明"的时候,多一点对"野蛮"的理解——这是很重要的,毕竟我们人类的历史是一笔烂账。

所以我会认为,反对歧视不应该有前提。一个人不需要证明什么才能摆脱ta的身份获得最基本的尊重。当然,这些纯粹是理念上的,这个理念既无法给我行动的动力也无法帮我面对歧视。有时候人真的需要认怂挨打,在你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你的的时候。 (5/n
ashyao.bsky.social
目前流行的平等主义理论大多会同意上述的观点,但在中文网络很少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结构型困境不能推广到中国人身上呢(不是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强国的国民而“野蛮”,而是极权政治下的普通人而“野蛮”,虽然这两点都是真的)?
事实上,国籍系统完全和性别系统一样,带来了巨大的不平等。出身在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没有战争和暴力的国家的人并没有更高的德行,而如果一个国家聚集了品行不端、粗鄙卑劣的人,往往只意味着它有着更复杂乃至悲惨的历史。 (4/n
ashyao.bsky.social
结构型困境已经被广泛用于理解黑人和女性的处境,因为ta们被迫处于贫困,艰难的处境中,所以不应该把ta们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劣势当成ta们低人一等的证据。
而我这里想举一个以简中语境很少讨论的爱尔兰人作为例子,一开始移民美国的爱尔兰人被认为懒惰,无能,愚蠢,肮脏,有酗酒斗殴的恶习。爱尔兰人所在的街区意味着在社会治安的混乱,和几乎所有的种族关系糟糕。换而言之,完全也可以说初期的爱尔兰人对美国而言“并不无辜”。可是后来,在爱尔兰人广泛从政后,爱尔兰人的处境和习俗发生了改变,如今人们可以说,这都是因为英国的剥削和压迫,而非他们本性如此。 (3/n
ashyao.bsky.social
且不说如今中国还在大力推广关于男同-艾滋相关联的宣传让这些融入的努力似乎收效甚微,在这些成为模范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传播新的偏见,塑造新等级结构的过程:STD感染者就应该低人一等吗,追求性自由追求多元关系伤害了谁吗,代孕对家族负责的同时难道没有剥削女性身体吗?
这就是我认为的“成为模范”的潜在问题,模范意味着非模范,良好暗示着非良好。但这些非良好非模范的东西真的应该被排斥吗?那些传统的,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公序良俗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吗?

当然,这是假设被歧视的群体确实“无辜”的前提,而很多人在说中国人歧视问题时会觉得中国人“并不无辜”。基于此,我想引入另一个概念,结构型困境。 (2/n
ashyao.bsky.social
#超长碎碎念
讨论下应对歧视的“采取良好的行为、成为行为模范”这一策略。

我觉得作为策略它是合理的,总需要有人去妥协去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群体的可见度和对外形象。但作为反歧视的理念则是另一码事。

从我自己的境遇出发,从十几年前到现在,国内从来不缺少试图成为模范的Gay. 面对男同HIV感染率高的指责,有人晒检测报告,说自己洁身自好;面对男同感情/性生活混乱的刻板印象,有人呼吁群体选择从一而终的专偶制;而男同又被说没有承担家族责任,于是形婚乃至代孕(摊手)作为一种“负责”的回归家庭的方式被宣传(现在少一些了)。 (1/n
ashyao.bsky.social
我觉得这篇文章好像没有讨论到“结构性”的歧视。公共事业、制度性排斥属于结构性歧视,但结构性歧视本身的概念更广:不需要具体的个体-机构-制度主观带有恶意,而是他们整体的流动带来了具有公共性的结果
比如在中国,跨性别就职时因为身份证/学位证上的性别和刻板印象的性别表达不一致,很难隐藏自己的跨性别身份,被一家又一家的公司拒绝。但原因并不能只归因于制度性的歧视(行政证件变更困难)这一层。
Reposted by 长安城尧
junholau.bsky.social
幸災樂禍完了我還是覺得這事兒長遠來看不太好(不是說死得不好)。
從Luigi Mangione那次我就有點不妙的預感,覺得政治刺殺(又)要開始常態化了。
即使從純馬基雅維利的角度講,刺殺也是最不划算的方式。因為即使它能解決問題,也是一時的、單點的,而隨之而來的工具滑坡反而會造成更多不可控的問題。
而從更古典、更要面子的角度出發,這是以破壞法制與僅存的政治生態為代價的做法。maga的底線只會比自由派更低,你先開這一槍,先砸了窗玻璃,之後雙方的子彈可能就收不住了。
ashyao.bsky.social
这个真的能举报成功吗?反正我在互联网上各种信息隐藏就是怕有心之人举报🙂‍↔️
Reposted by 长安城尧
lanceliang.bsky.social
bluesky-cleaner.vercel.app

好了。

1. 如果不想输入bsky的密码,可以点击“You can use an App Password instead of your main password for better security“, 然后创建一个App pwd。
2. 登录后打开“Filter by post count”就可以通过过滤发文太少的用户选择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