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rless
@fearless8.bsky.social
纯粹为我自己的表达。女权。我喜欢动物,植物,艺术,和创伤治愈。以及语言和从各类学科角度对世界的思考。在某个国家的经历对我而言只是认识我自己和世界的过程,凡事不是黑或白,而更多是多彩的灰。所有的表达都有context, 别对号入座。
在日本异国治疗的不便和对“感冒”是小病的忽视。
不论在哪旅行都可能遇到医疗不便,尤其是异国。每个国家制度不同,像新西兰是ACC可以cover事故造成的医疗支出的,并且也随时有urgent doctors和ER待命,具体排队多久根据情况危急程度。在有的国家可能就需要买traveler’s insurance来保障财产和医疗.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对当地不了解都会延缓就医时间,最好是提前research做个攻略,联系上当地靠谱向导。如果是本来就身体不好的更得重视。
我也有过跟中国人一起出行生病了而她们自己玩得很开心完全忽视我的经历,我认为这种植根很深的冷漠未必是不爱不关心,而是她们本身也会这样忽视自己
不论在哪旅行都可能遇到医疗不便,尤其是异国。每个国家制度不同,像新西兰是ACC可以cover事故造成的医疗支出的,并且也随时有urgent doctors和ER待命,具体排队多久根据情况危急程度。在有的国家可能就需要买traveler’s insurance来保障财产和医疗.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对当地不了解都会延缓就医时间,最好是提前research做个攻略,联系上当地靠谱向导。如果是本来就身体不好的更得重视。
我也有过跟中国人一起出行生病了而她们自己玩得很开心完全忽视我的经历,我认为这种植根很深的冷漠未必是不爱不关心,而是她们本身也会这样忽视自己
February 3, 2025 at 1:46 PM
在日本异国治疗的不便和对“感冒”是小病的忽视。
不论在哪旅行都可能遇到医疗不便,尤其是异国。每个国家制度不同,像新西兰是ACC可以cover事故造成的医疗支出的,并且也随时有urgent doctors和ER待命,具体排队多久根据情况危急程度。在有的国家可能就需要买traveler’s insurance来保障财产和医疗.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对当地不了解都会延缓就医时间,最好是提前research做个攻略,联系上当地靠谱向导。如果是本来就身体不好的更得重视。
我也有过跟中国人一起出行生病了而她们自己玩得很开心完全忽视我的经历,我认为这种植根很深的冷漠未必是不爱不关心,而是她们本身也会这样忽视自己
不论在哪旅行都可能遇到医疗不便,尤其是异国。每个国家制度不同,像新西兰是ACC可以cover事故造成的医疗支出的,并且也随时有urgent doctors和ER待命,具体排队多久根据情况危急程度。在有的国家可能就需要买traveler’s insurance来保障财产和医疗.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对当地不了解都会延缓就医时间,最好是提前research做个攻略,联系上当地靠谱向导。如果是本来就身体不好的更得重视。
我也有过跟中国人一起出行生病了而她们自己玩得很开心完全忽视我的经历,我认为这种植根很深的冷漠未必是不爱不关心,而是她们本身也会这样忽视自己
恶毒的男权学术,企图证明女人的大脑每个月定期/不定期的不可靠,其心可诛。我看你们男的才是随时在勃起前,而勃起前和勃起中的大脑都不可靠😅😦。hence the phrase "thinking with the dick".
January 5, 2025 at 5:44 AM
恶毒的男权学术,企图证明女人的大脑每个月定期/不定期的不可靠,其心可诛。我看你们男的才是随时在勃起前,而勃起前和勃起中的大脑都不可靠😅😦。hence the phrase "thinking with the dick".
社交比较大概是中国人的generational trauma. 因为从小一直被灌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别人努力就会超过你的观念,这句话当然也是一个逻辑谬误,即便是比较的相同时间同一班级的人同一科目月考的成绩,学习也不是线性的,不是单纯的投入时间越多越成功。
什么是线性的,单纯劳动,像织毛衣、砍木头。
并且中国人也几乎都是听着“别人家的小孩”长大的,所以她人的成功好像会变成打压自己的理由。如果将批判的母父内化了,则会自动在成年后仍然自行打压自己。
我从小就是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人,而且不用费什么劲。这一点让我发现很多人非常脆弱,即便我隐藏自己也不炫耀自大,但好像我存在就让她们照见自己不足。
什么是线性的,单纯劳动,像织毛衣、砍木头。
并且中国人也几乎都是听着“别人家的小孩”长大的,所以她人的成功好像会变成打压自己的理由。如果将批判的母父内化了,则会自动在成年后仍然自行打压自己。
我从小就是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人,而且不用费什么劲。这一点让我发现很多人非常脆弱,即便我隐藏自己也不炫耀自大,但好像我存在就让她们照见自己不足。
January 1, 2025 at 3:34 PM
社交比较大概是中国人的generational trauma. 因为从小一直被灌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别人努力就会超过你的观念,这句话当然也是一个逻辑谬误,即便是比较的相同时间同一班级的人同一科目月考的成绩,学习也不是线性的,不是单纯的投入时间越多越成功。
什么是线性的,单纯劳动,像织毛衣、砍木头。
并且中国人也几乎都是听着“别人家的小孩”长大的,所以她人的成功好像会变成打压自己的理由。如果将批判的母父内化了,则会自动在成年后仍然自行打压自己。
我从小就是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人,而且不用费什么劲。这一点让我发现很多人非常脆弱,即便我隐藏自己也不炫耀自大,但好像我存在就让她们照见自己不足。
什么是线性的,单纯劳动,像织毛衣、砍木头。
并且中国人也几乎都是听着“别人家的小孩”长大的,所以她人的成功好像会变成打压自己的理由。如果将批判的母父内化了,则会自动在成年后仍然自行打压自己。
我从小就是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人,而且不用费什么劲。这一点让我发现很多人非常脆弱,即便我隐藏自己也不炫耀自大,但好像我存在就让她们照见自己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