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社会
也许他们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但作为一个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他们都一样,都有共同的误区。
他们相信市场是一切繁荣的根源,认为只要市场足够自由,就能自动带来效率和进步。
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市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依靠社会关系来维持。
市场运作依赖于信任、规则、制度和社会纽带。如果这些东西被破坏,再自由的市场也无法长期存在。
所谓“自由市场的成功”,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社会联系和共同信任的基础之上。
回顾十九世纪的欧洲,我们会发现,当时的社会危机并不是单纯因为战争或革命,而是因为“自我调节的市场”本身开始侵蚀社会。
November 10, 2025 at 10:52 AM
顿悟了,东亚社会基于羞耻感,道德行为规范依赖于外部评价,而西方社会基于内疚感。道德行为规范依赖于内在的自我评价。

羞耻文化加上儒家毒汁,导致老中人极其在意面子,要维持表面和谐让双方都有面子,害怕当众丢面子被别人看不起。

所以老中社会总有一股黏黏糊糊的感觉,只有人情关系和社会评价,没有自我。规则是弹性的,道德标准是可以调整的,好是要别人觉得你好,坏呢,哪怕破坏规则但只要不被别人发现就不算坏。老中人常常自诩做事更加灵活务实,只求结果好看而不在意过程。同时由于羞耻感来源于被别人看到错误,而非错误本身,很多老中人面对错误时习惯性回避推诿遮掩,因为承认错误/被别人发现做错了比做错事本身更让人丢脸。
November 6, 2025 at 12:54 PM
民主党正在进行自1980年代以来最深刻的自我审视 caus.com/all-articles...

虽然这些团体中大多数希望民主党在犯罪、移民和跨性别权利等问题上向右调整立场,而也有一些团体不赞同这种方向,但双方都同意,民主党的公共论述应更多聚焦于工薪家庭的经济困境。

兰德鲁说:“工人阶级选民认为,民主党在社会议题上花的时间太多,而在‘钱袋子问题’上花的时间太少。”“(在我们的焦点小组讨论中,)他们并没有说,‘我讨厌跨性别者,’或‘我讨厌移民,他们是罪犯。’他们只是说,‘我需要你们先关注我的问题,因为我现在喘不过气来了。’”
民主党正在进行自1980年代以来最深刻的自我审视
Information-Justice|信 息 正 义                 Ronald Brownstein   我们被迫彻底重新思考 如何在这个世纪中运作。 ——安德烈·切尔尼     原文2025年10月5日发表于CNN。作者是美国著名政治记者,美国政治报道界最受尊敬的权威之一罗纳德·布朗斯坦(Ronald Brownstein,现为《大西洋月刊》高级编辑及C...
caus.com
October 17, 2025 at 2:29 PM
三联《休学后,被送进特训营遭虐待的初中女生》

“住院三四天后,王梦涵才有稍微清醒的时刻,她告诉父母自己被打了。

王国辉和妻子轮班在重症监护室外守候了20多天。但9月26日,女儿还是去世了。”

为什么悲剧一再重演,特训营依然永远存在?

因为当一个问题长期不解决,它就不是问题,而是功能所在。

这种训练营从来不是为了帮助孩子恢复自我认知或学习能力,而是为了让他们重新服从。

它们只是奴隶社会的外包工厂,用暴力、羞辱和恐惧,去修复那些不合格的奴隶。

mp.weixin.qq.com/s/dGwAPwKTEp...
October 10, 2025 at 6:32 AM
的确是,也无法介入别人的命运。

总有些擦边的人群,匆忙瞄一眼。也许啥时候明白了一下,自我修正。就改变了一点点。然后他周围的人也会随之而变。

人群总是在这样的如同水波一样荡漾着、适应着、改变着。

现实中认识的川粉,也没有绝交。做了大餐,认真给他说说右转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再右转就不稳定了。

能否听进去,说完了就完了。更多的也做不了什么。

把思考写这里,也是万一有人看了,受益了呢?

写错了误导别人,还不如不说。每个人都在说自己认为对的话,做自认为对的事情。主观选择的多样性,是这个世界多样性的基础。

拒绝多样性趋同的后果,就是失去感受、观察和分析的能力。选择自由就是瞎扯。
September 20, 2025 at 1:55 PM
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这两周感觉开窍了怎么真正地爱自己,那些基于我的打压式价值观,施加给我自己的无形而沉重的枷锁,消解了许多。

真正的,本来的,完整的我自己就已经是值得被爱,被肯定,被看见,被接纳的。我不需要证明,也不需要成功,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所在。

它就像一个安全网,像一个社会的福利系统,告诉那些无论处境如何不好,如何自我怀疑和被怀疑的人,无论如何,无论你被这个社会和世界如何定义与看待,你生来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

它是更为基础的「人权」,我不需要穷尽一生去得到它,不需要任何证明和取悦任何人,阻挡我的只有我自己,我只需要自己的允许和认可,我就可以是本自具足的。
September 19, 2025 at 12:16 PM
今天在听重轻的 原型 系列电台。关于另一个我这种故事叙事的讨论。从开头里拜火教神话里的善恶对立,到民俗怪谈的二重身以及爱伦坡的文学创作,一下越到了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里关于拟态,模拟相关的讨论。信息量过大,有机会想重新仔细研读(听)。我一直很喜欢主题里包含另一个我的故事,可能和我自己本身模糊的自我认知有一定关系吧。这里就提到我最喜欢的游戏公司Atlus,他们的作品好像大多都和另一个自我相关,尤其是女神异闻录系列。播客里提及的同理心=镜像行为=我们日常自我表达的冰山一角让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冰山一角可能趋同,但是维护了我们现在的文明;而冰山下的则是各异的自我。
December 17, 2024 at 4:23 AM
📢 [AI摘要] 记者采访了残疾人奥利维亚·希瓦斯,她谈到人们常问及残疾原因的敏感问题,以及残疾人士的生活。她创办并主编了在线杂志《The D*List》,旨在为残疾群体发声,分享故事、建议和情感。该杂志也提供了线下空间,让残疾人士聚会交流。希瓦斯强调,社会应改变对残疾的怜悯态度,关注残疾人士的自我表达。
👉AI机器人:CNN新闻摘要
Is it okay to ask someone about their disability?
www.rnz.co.nz
January 11, 2025 at 8:46 AM
女性很多已经被驯化了,不敢表现出攻击性,即使看到对女性的偏见言论也忍着不出声,看到少数女性“攻击“男性更是觉得可怕,即使这种“攻击”只是对男性偏见言论的反击与控诉

社会先用各种伟大女性样本和恶毒女性样本把女人的道德感训练得高高的,然后她们就能自我学习,自我审查了呢,就和supervised learning一样,人型ai耶,棒不棒?
January 31, 2025 at 4:58 PM
破茧才能成蝶,蜕去旧我才能引来新生,凤凰涅槃要经过烈火的燃烧

每一位激女,都发现了被社会塑造的“假我”的荒诞,经过自我凝视和自我救赎,迎来了“真我”

我们是可贵的,勇敢的,聪明的,出淤泥而不染的

把自己养育好,重视自己的情绪,不压抑忽视自己的需求,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利用自己的感受能力,把生命体验最大化
#radfem
January 22, 2025 at 11:59 PM
先声明,我不是受害者有罪论的意思表示,绝对没有!但是,仅就本案中呈现出的美国年轻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很好的说明一点,在这种社会体制里的年轻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交方式是什么?极度的纵欲,享乐,对吧?某种程度上讲,这倒也无可厚非不是吗?趁着年轻,有值得挥霍的年轻身体,为什么不去纵情享乐呢?对吗?难道要等到像我这样的年老色衰以后吗?看什么都是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吗?😂
问题在于,我想表达的是,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如何的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也是曾经和他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生活的乐趣和本质究竟是什么?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的节制自我和自律?需要制定和遵循的一些生活基本准则究竟都应该涵盖那些方面?。。。
July 12, 2025 at 7:25 AM
你简介挂着“反阴谋论”却跟在刘刚非常明显的阴谋论帖文后面继续阴谋论。

1.李老师本就是个投稿信息聚合地,怎么定义信息属于“典型的社会事件和黑暗”还是“无关痛痒”?可能投稿人认为很重要需要传播,他也认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就发了呗。

2.“自我削弱影响力”,这只是你的想法,事实是他的粉丝数一直在涨,影响力越来越大,证明他的做法没有太大问题。

3.他的“发币”我没参与,结合多方信息判断,我倾向于认为是被链上机器人收割了,他本人钱包至今没卖出过所以是亏钱的。如果真是索贿行贿,他的币价应该像特朗普媒体公司股价一样持续上涨而不是暴跌。

综上所述,你的质疑完全是阴谋论,算不算自我打脸?
January 7, 2025 at 10:56 AM
《自由、幸福与我的死亡》
在伊斯兰国家和一个西班牙留学的朋友聊天,谈论到了社会的底层社会问题.
他说,在独裁专制国家里,自由是禁忌的话题,宗教的教义仿佛就是一切,他以为这是底层人的愚昧产生的,如果底层人不愚昧,有着对自我的批判能够去追求自我的自由,他们不会被宗教裹挟的.
我说:你是对的,但你仍未意识到底层人的愚昧怎么是来自谁呢?人是无罪的,是天有罪,是举头三尺的神明和统治者让他们负罪而生的。
October 21, 2024 at 6:12 AM
所以,竞争只是夺回资源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机敏,因为选择和主导在于我们。
如果把所有精力都投入竞争,必然会被障目,只跟着它们的规则走

而我们需要的,最根本的,是夺回掌控分配选择的权力,体系由我们创造和书写

高层输血包,完全失了智的,即使在这场竞争中获得了点权社会的至高评价,也改变不了只是输血包的事实
有创造力的,即使没完全摆脱被吸,但也发挥了第一性的引导作用

激女,洞悉了本质,保护自我不被吸,壮大能量,要加入竞争夺权,更要保持敏感,多思考,多行动,多和生命的本质进行连接,屏蔽和定期清除毒素干扰,为彻底消灭现有体系和创造我们的全女家园进发努力
February 9, 2025 at 1:08 PM
本来就是为了健康,牙齿长歪会影响咬合甚至面相,只不过驴子特别爱自我审视搞不必要的折腾。再者女孩不被重视摄入所需营养不足也会使得牙齿畸形概论大,多食碳水+没有被灌输护牙概念更易蛀牙,还有就是社会对女男不同的外貌定义,导致女更容易做牙齿项目,男的丑嘴臭都有驴牵。
不过,牙齿矫正还是早做比较好,成年做了无论如何都会影响咬合和敏感度的。
December 19, 2024 at 5:50 AM
当我越来越把自己当个人,做的事和思考的方式自然跟虜有着天然的差别。我始终坚信着那个准则,我做的事说的话,如果感觉受到冒犯的人没有主动当着我的面阻止我,那这一切都在对我说,这件事情是被允许的,更何况,女权就必须训练出自己的反社会人格,不然怎么保护的了自己呢?我知道你们很会搞小团体,然后霸凌女人,这件事情你们不是一直在做吗?今天我就告诉你们,女人不怕,我疯到你们身上,也是你们自找的。虜室友说,我早上吵到别人睡觉,已经有好多人跟牠抱怨了呢,你难道不应该自我反思下,为什么别人要通过我来跟妳说这件事吗?这个时候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别人对我的讨厌但是拿我没办法并且不敢当着我的面去说的时候,到底是有多爽了。
April 22, 2025 at 1:31 AM
小孩教育和成长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既有家长的原因,也有孩子自身的原因,更有社会教育的原因,单单责备家长,解决不了问题,况且大部分家长在生小孩时,并没有做好准备,育儿意识和知识基本没有,只是延续上一辈的认知和信念,觉得我们这一辈人是这样过来,下一代应该也这样下去。

我们一代成长时,虽有来自家长的鼓励,但更多的是贬低、嘲笑、对比伤害等,这些反而能激起我们的斗志,加倍努力。

但怎么也想不到下一代不同了,同样的套路,反而小孩忍受不了,选择沉沦下去了,或者自我隔离。

社会的教育也很重要,但现代教育是失败的,要不谁也想不到,竟有54%的美国成年人的读写能力只有小学水平,所以完全放任并不是一个解决办法。
May 23, 2025 at 8:59 PM
滋养真我。

我想要安静,我就远离所有社交。我想要办公,我就专心认真办公,打扫清理积压事项。我想要外出,就找个海滩好好拍照……

内在的真实自我,肉眼可见地被滋养起来,我发自内心地对自己感到开心快乐和愉悦,我的能量在一点点地增长,当我发光是我内在能量的自然外溢。我对自己感到满意,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和欣慰。

外在的社会化自我,也不再是一种强迫的自我委屈与对抗。而是倾听自我的声音,确认自我的意愿,发自内心签字批准过后的活动。即便是同样的事情,因为真我得到了尊重而非忽略,内耗好像好久没有出现了。

原来内心宁净,不是理性和观念的强迫,而是由内而外地呵护自我的身心,是支持鼓励爱自己,而非打压强迫自我。
May 14, 2025 at 9:47 PM
找到一个安全的小屋子、摆上NS和喜欢的漫画手办,和喜欢的人就在那里待一辈子,没有时间、没有熵增、没有社会文化幻觉、没有评价。有的只是真实的自我、爱、和你,只有跑步、自然、与星空,一切就足够了。
June 14, 2025 at 1:41 AM
马丁路德曾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说实话,我一直也没太理解,无知怎么会成为一种危险,#直到经历无知者迫害的无奈,愚蠢者的恶毒¥,你才明白,无知是邪恶的温床,愚蠢是专制的土壤。如果一个社会呢?这两种人占大多数,那么灾难将注定不可避免。反正,如果一个社会这两种人占少数,文明将在自我修正中继续续航——沐兰谈书,被改了一点点
July 18, 2025 at 9:42 PM
个人的看法,对于跨性别来说,本质上所冲突的,不是男生或女生这两种性别,而是“自己究竟是谁”和“社会要求我是谁”这样的思考,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在此基础之上,“性别”这个概念则是跨性别心中实现自我的一种工具。
重点不是选择哪一边,而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什么才是理想中的自己,因此,即便有所矛盾,自己就是自己。人生并不存在标准答案,坚持自我并承担因此带来的一切,也许这才是属于自己的人生。
October 25, 2025 at 12:37 AM
我喜欢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超越表面绝大多数事物,直抵最深处最本质心灵的坦诚开放对话。

一开始我是因为真诚,我单纯认为真诚是好的。
这在现实社会和心理学上都显得脆弱,从现实角度是一种过度的不必要的开放,从心理学角度是一种被迫自我解剖的不自爱。

但经历了自我重塑和接纳的课题洗礼,我仍然回到这里。——我仍然感受到我内心,对于毫无保留地做真实自己的渴望,说自己一切想说的真实话语的渴望。

这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真诚,更是一种自我的深层出柜。——我自己就处在这样的圈层,我必须从这里开始出发,做真实完整的自己,与世界建立真实完整的连接,爱和被爱。
February 1, 2025 at 9:20 AM
两个问题:
1.“并至今审慎得不愿以国旗、国歌等民族主义元素自我标榜的德国现代社会而言,无异是一种伤害民主共识”
至少足球世界杯上,德国🇩🇪和国旗元素非常醒目,根本不存在不自我标榜的共识

2.在德国法院和政治体制都没有限制魏德尔言论的情况下,要求美国的X限制或者审查魏德尔的言论,是不是很可笑?

当然马斯克不是个东西,X居然永封了俺账号,但俺们不能跟他一样罔顾事实。
January 19, 2025 at 8:18 AM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对身边的亲人——父母、子女、伴侣、朋友——缺乏关怀,却热衷于追逐遥远的目标,如公司利益、品牌崇拜、民主理念或社会正义。真正的爱与关怀应从身边做起,忽视亲近之人而过度追求抽象理想的个体,往往反映出其内在价值观的失衡。

爱,应始于自我。若一个人不能善待自己,他的“爱”可能只是自私的表现。当付出背后隐藏着索取,这种关系就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相反,当我们学会爱自己并实现内心和谐后,就能无私地给予他人健康、轻松且愉悦的支持。

一个社会中,越多的人具备 #独立人格#思考能力 ,能够自爱与爱人,这个社会就越美好。因此,培养这两种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December 21, 2024 at 10:27 AM